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如果说老母亲爱聊的话题,也有一个热搜榜的话,那“孩子的身高”,绝对能成功入榜。
因为大宝的“超常”身高,我们闹过不少乌龙。1岁多,就被小区里的奶奶关心过:“你怎么还不上学?”现在经常被问:“你上三年级还是四年级?”
我也被N个朋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取过经。还被人“直言不讳”地怀疑过:“你俩这身高,他不应该这么高啊?你们到底给他吃了啥?”
因为被问过太多次,关于孩子的身高,我陆续写过几篇文章,针对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答疑:
最近,我又发现一本好书——《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
作者潘慧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在矮小专科门诊已经坐诊25年,治疗了10万多矮小患儿。(据说,在协和医院,他的专家号“一号难求”,比抢春运抢火车票还要难)
在他行医的20多年来,有无数的人问过他一个问题:“父母个子都不高,孩子能长高吗?”
他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只要还在骨骼的生长期内,通过后天的努力,至少比遗传身高还能高出10厘米!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系统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被他写进了《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一书中。
今天,我提取了书中的一些精华,和大家分享一下——
- 建立身高管理意识。(这一点很重要,但非常容易被我们忽视)
- 不要忽视孩子的3个黄金生长期。
- 孩子长高的4件法宝(我家的经验和这一毛一样!)。
- 一定要避免走入的2大误区。
下面,就带大家具体来了解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提醒和帮助。
建立身高管理意识
潘医生在书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接诊过一个14岁的女孩子。
女孩的愿望是报考舞蹈学院,但身高只有152cm,而舞蹈学院对身高的硬性规定一般都在165cm以上。于是,家长找到了潘医生,希望他能想想办法,让孩子再长高十几里面。
虽然孩子很有跳舞天赋,也很热爱跳舞,但在全面检查后,潘医生只能遗憾地说:
“如果孩子早点进行身高管理,是完全可以长到165cm的,但是她的骨骺已经接近闭合,不可能再长高了。”
每天都有这样的遗憾在他的门诊上演着,潘医生认为,这是因为父母缺乏身高管理意识造成的。
对于孩子的身高,不能等问题严重后才想着怎么去补救,从一开始就要做好“管理”工作,做好观察、记录、比较和计算,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具体怎么“管理”呢,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密切监测孩子的身高
在潘医生的门诊中,70%的父母都没有监测孩子身高的意识和习惯。
因为对孩子的身高没有概念,所以等发现孩子身材矮小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别看测量身高是件小事,其实想要做好,也不容易(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
①测量频率
0~1岁,1~2个月测一次就可以;1岁 的孩子,3个月左右测一次就可以。
②测量方法
0-3岁的孩子可以采用平躺测量的方法(如下图)。
测量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乱动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贴好的身高图来测量。测量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低头或仰头,不然容易存在较大的误差。
③其他注意事项
- 关于测量时间
测量的时间要统一,比如,如果第一次是早上量的,以后都要早上量。
- 关于测量的位置和次数
在测量的时候,为了保证数值的准确性,要在同一个位置连测2~3次,误差要小于0.5厘米。
一定要记得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并标注好测量的时间。
2.对比身高数据,掌握孩子的发育情况
比较孩子身高数据的时候,不要单纯地和某个人比(比如班里某个个子高的同学),要和整个社会同龄人的身高平均值进行比较。
咱们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全国的孩子进行调研,统计出各年龄段的身高平均值。
根据平均值得出的身高表格,叫百分位数值表。
咱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和身高,在表格中找到对应的数值,来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如果低于第3百分位,说明孩子的个子偏矮;处于第50百分位,说明个子中等;高于第97百分位,说明个子偏高。
以5岁的孩子为例,如果身高低于103.3cm,处于第三百分位,那么孩子的身高就比较矮小;如果身高是111.3cm,处于第50百分位,孩子就是中等身高;身高119.6cm,处于第97百分位,就说明孩子偏高了。
不到8岁的大宝,身高已经142cm,排在第97百分位之上,妥妥的偏高。
3.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
除了身高外,我们还要关注一个概念——生长速度。(用孩子后一次测量的身高数,减去前一次的身高数,除以间隔的月份数,再乘以12,就能算出孩子这一年的生长速度)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3月份的身高是112.5厘米,9月份时是116.3厘米。
他一年的生长速度可以这么计算:(116.3-112.5)÷(9-3)×12≈7.6(这个数值代表,孩子这一年的生长速度约为7.6厘米)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长速度要达到以下数据才算理想:
- 3岁以下的孩子,一年要长到7厘米;
- 4岁到青春期,一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5厘米;
- 进入青春期后,一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6厘米。
如果算出来的生长速度达不到相应的值,即使孩子目前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内,他的整体生长速度也是偏低的,需要引起咱们的重视。
P.S.大家可能想知道遗传身高的计算方法,参考这篇文章吧:你家娃到底能长多高?看完这些就都明白了
抓住长高的三大黄金期
那么,孩子最终能长多高呢?孩子的身高是由骨骺线决定的。
什么是骨骺呢?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长骨的骨干和骨骺之间,存在一个软骨带。在X线片中,显示为分离间隙,这个间隙正是为骨骼伸长预留的空间。
青春期结束后,这个软骨带将钙化成一段白线,也叫“成长线”,标志着骨干和骨骺彻底融合,长骨伸长结束,孩子的个子也就不会再长高了。
下面这张图,可以简单地让我们了解什么叫骨骺闭合。
骨骺未闭合前,孩子还能继续生长;若骨骺闭合,孩子就会停止生长。
孩子骨骺闭合前,我们一定要抓住孩子长高的这三个黄金期:
1. 0-3岁婴幼儿时期
一般情况下,孩子从出生后,第一年大概能长高2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第三年7~8厘米。
目前,潘医生在研究中发现,在这个时期,约2/3的孩子身材矮小,是由于错误喂养或者经常生病引起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2. 3-7岁学龄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5厘米,半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2.5厘米。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长得矮小,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可能是因为骨龄发育慢,可能是是缺乏营养,也可能是因为得了疾病,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3. 8-14岁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最后时机,也是骨骺闭合前的快长期。
一般情况下,进入青春期后,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一年低于6cm、半年低于3cm,都需要积极寻找阻碍孩子长高的原因了。因为一旦错过了最后的黄金期,孩子就再也无法长高了。
女孩和男孩的发育时间不一样,女孩要比男孩早发育1-2年。正是因为如此,女孩骨骺闭合的时间也会更早,反而男孩的长个儿空间会更大一些。
男孩是10-12岁开始发育,发育期间能长高25-30厘米。
女孩一般是9-11岁开始发育。在青春发育期,女孩能长高25-28厘米。女孩月经初潮的时期是整个青春期生长速度的顶峰,长个的速度会减慢,直至骨骺闭合。
要提高警惕的是,女孩发生月经初潮的时候,如果身高低于145厘米,那么孩子未来身高达到160厘米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检查,了解孩子还有多少生长潜能,抓住最后长高机会。
要想孩子长高,具体这么做
研究表明,父母身高的遗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约为60-70%,后天因素的作用占30-40%左右。
所以,人的身高“7分天注定”,但还是有“3分可以打拼”的。如果能对后天因素充分干预,孩子的身高会有10-20cm的成长空间。
潘医生建议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几个方面全面抓起。仔细一分析,我家的做法简直就是抄作业,这4件法宝我们都做到了!
1. 合理的营养搭配
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如谷物类、鱼肉蛋豆类、蔬菜水果类、奶制品等统统都要吃。
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可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吃得丰富才能保证营养充足,才是孩子长高的基础。
2. 高质量的睡眠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晚上10点-凌晨1点,另外一个高峰就是早上5点-7点。
从这张图就能清晰地看出来,白天生长激素分泌并不高,而晚上10点-凌晨1点当孩子进入深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达到平时的3倍。
所以,建议孩子在晚上10点前就入睡(不是上床开始睡,而是睡着),早上起床的时间最好不要早于5点。
如何让孩子睡得更好呢?潘医生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 清除睡眠障碍
比如,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关于枕头如何选择,我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具体建议:超3成孩子有睡眠障碍,很多是因为它。
- 避免三个刺激
避免消化刺激。睡前不要吃太饱,会导致呼吸不畅,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避免光刺激。要注意保持睡眠时环境的黑暗,小夜灯、床头灯统统都要关掉,窗帘也要拉上。
因为在黑暗中入睡,人体会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分泌得多,生长激素就会多。同时,褪黑素和促性腺激素是相排斥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孩子预防出现早熟、肥胖等问题。
避免精神刺激。如睡前不要让孩子做太剧烈的运动,容易引起精神兴奋,导致不容易入睡;最好不要在睡前批评、责骂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 帮孩子养成固定的睡眠流程,让睡觉变得有仪式感
比如,晚上9点睡觉,8点半开始拉窗帘、关灯,给孩子讲讲故事,或哼唱摇篮曲,放点儿轻音乐。
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做完这些事情,就应该睡觉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引导孩子入睡,时间一长,孩子就能主动睡觉了。
- 其他注意事项
潘医生还特别提到了,洗澡时间不宜过晚。因为洗澡后体温会升高,会导致睡得不踏实;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午睡时间不宜过长,10-20分钟即可,睡太久反而会影响晚上入睡的时间。
3. 多运动
大量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孩子身高比不运动的孩子普遍要高2-3厘米。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
1-3岁可以选择简单点的运动,如爬行、攀登、跑跳等。
4岁后的孩子更适合做户外活动,如做操、跑步、打球等运动。
5岁以上的孩子,潘医生最推荐的运动是跳绳。
跳绳现在已纳入小学考试项目,上手简单,还能促进手脚协调,帮助大脑发育。
除了跳绳,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全身性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这些都能促进孩子长高(每周运动4-5天,每次30-45分钟就可以)。
4. 保持好心情
除了营养、运动、睡眠是外,还有一个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心理因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丹尼尔·派思研究,长期生活在焦虑状态下的女孩,比情绪稳定的女孩身高平均要矮5.08厘米,而且更难长到157厘米以上。
英国也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人员对6574名1958年同一星期内出生的孩子,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随访。
调查结果显示,有家庭冲突的孩子,矮小者占31.7%;无家庭冲突的孩子,矮小者占20.2%。两组数据差距还是有些明显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心情好了,才容易长个儿。
另外,孩子升学期间,或是刚升入新学校的时候,也会容易出现不长个儿的现象,这也与孩子的情绪不好、心理压力大有关系。
关于孩子身高,容易走入的两个误区
最后,咱们再来看看这样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除了“父母高,孩子高;父母矮,孩子矮“这样的认知误区外,潘医生还指出了在对待孩子身高上,还存在这样两个误区。
1. 滥用生长激素
虽然生长激素能否帮助孩子长高,也被证实是一种安全的药物,但不是轻易就能打的。
因为首先需要判断,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身材矮小。这必须经过专业医生做充分的评估、检查,最后决定是否使用生长激素。
潘医生指出,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最重要的不是用医疗手段进行干预,而是要让孩子从各个方面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营养补充过剩
为了让孩子长高,很多妈妈都铆足了了劲儿,什么大鱼大肉、海参、炖鸡补品隔三岔五就拿给孩子吃。
不过这样,对孩子的身高并没有好处。
之前新闻报道过的13岁、体重60公斤的辉辉,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虽然他目前身高1.62,比同龄男孩的标准身高还要高出2厘米,但是,他的骨龄已经显示有15岁半了。
因为孩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受抑制,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这样就会让孩子提前发育,影响身高的正常生长。
而且,肥胖还会降低孩子的运动意愿和成效,进一步阻碍身高的发育。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身高很重要,但咱们也别太焦虑,只要帮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在一个平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做好后天那30-40%,不留下什么遗憾,就OK啦~
参考资料:
《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潘慧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部分图片也来自本书,其他来自网络。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