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之下掌声要更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赢得青年热烈响应)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知乎推出“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系列活动,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愿。平台独特的问答互动机制立刻得到广大青年朋友的热烈响应,总浏览量超2.5亿次,留言超万条。

一、彰显重大科技领域青春之担当: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

从人造太阳,到量子计算机,从在盐碱地里培育“海水稻”、在南海深处“种珊瑚”,到浩瀚太空构建国家时空体系,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邀请青年科学家群体亲自回答,在展现辉煌成就的同时,凸显青年在重大科技领域攻坚克难风采,致敬永恒的奋斗精神。

但相比之下掌声要更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赢得青年热烈响应)

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平均年龄36岁的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5岁的量子科学团队、平均33岁的人造太阳团队、平均36.5岁的海水稻团队等担当重任,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90后士肖国梁带领的团队,造出了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将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及未来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已具备独立自主建造大型核聚变装置的能力,中国核聚变技术在国际上“由跟跑转向并跑,部分技术实现领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王辉介绍他们的团队,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重要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目前国际上只有两个团队实现了这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中科大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科研团队。“在未来的5~10年,量子计算有可能在一些特定问题上得到应用,这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生活。”王辉和同事们已经准备好开启新的征程。

北斗地面试验验证系统副总师卢鋆介绍,经过十几年奋斗,中国从造不出一颗导航芯片到如今构建起完整的北斗产业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品出口到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未来还要把时空信息服务和保障拓展到未来人类全域活动空间,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万吉丽和青年同事们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从事的研究工作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袁隆平院士曾经有一个“海水稻”的梦想,利用海水稻种植盐碱地,为我国增加一亿亩稻田,多养活八千万人口。如今,这个愿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海水稻团队选育耐盐碱水稻,亩产已经突破亩产620.95公斤,让亿亩荒滩变良田。

但相比之下掌声要更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赢得青年热烈响应)

被称为“珊瑚妈妈”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带领年轻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珊瑚礁修复工作研究,克服各种困难。十几年里,她带领科研团队在蓝海之下种出一片“海底森林”,多次填补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在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种宏阔的青年奋斗者情怀,对全国广大青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二、生动讲述青春之磨砺故事,凸显昂扬进取、不畏艰苦之精神

无奋斗,不青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奋斗永远是开启伟大梦想之钥匙。习总书记也曾勉励青年人“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邀请了一些励志青年,他们的故事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情感共鸣,为在逆境中前行的人们带来了力量。

受邀的速滑运动员武大靖谈“什么支撑我挺过艰难的时刻?”:“我想,那一定是不断变强的决心和为国争光的信念。”他讲述了10岁进入佳木斯短道速滑业余队,第一次上冰就摔了107次,满身是伤。通过刻苦训练,他16岁进了国家队,但没几个人看好他,只能给女队当陪练。“我能做的,就是更加刻苦训练,全面提升自己。”20岁那年,索契冬奥会来了,憋着劲儿想拿冠军。一直领先的他,却在最后一个弯道被别人瞬间反超。4年后的平昌,他顶住压力,终于为中国队拿到了一枚金牌!2018年,他接连打破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并且把世界纪录一直保持到今天——39秒505。他满怀信心说:“2026,米兰见!”

伦敦、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吕小军分享了他的故事,他遇到很多艰难时刻,也伴随着痛苦、迷惘、焦虑、沮丧或不甘。这么多项目里,最痛苦艰难的不是上大重量,而是练小肌肉群。比如单臂100公斤哑铃划船,每次练都是咬牙硬撑,快不行了,就想闺女,边想心里边嘀咕再来一个吧,再多一个吧。2016年里约奥运会失利后,他没有泄气。他说,“度过艰难时刻主要靠的是良好的心态,取决于你对事业的热爱。”凭着这种热爱,在东京奥运会上,他再夺金牌,为国争光!

但相比之下掌声要更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赢得青年热烈响应)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却乐观笑对人生的“最美假肢女孩”牛钰,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经常和身边的人说她是个很幸运的人。地震的时候被埋在废墟下面三天,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是解放军叔叔帽子上的小灯泡,那时候余震不断,但是战士还是拉着牛钰的手没有松开。截肢后,她一条腿安装上了假肢。“是爱支撑着我挺过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她勇敢站上跑道完成了马拉松比赛,赢得了各界赞扬。她坦然接受残疾人这个称呼,在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露出金属假肢,优雅自信的风度赢得热烈掌声。她用乐观精神可以给更多人力量,鼓励更多残疾朋友们勇敢地走出去。

歌手、演员刘畊宏分享了他事业低谷时一度想平躺。后来他在周围朋友的鼓励下,振作起来,积极锻炼,还参加了铁人三项赛。2018年在巴黎完成人生第一个全马。健身改变了生活,走出低谷,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三、创新彰显青春之传承,开展“走过父辈的青春路”分享活动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奋斗足迹。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知乎团队还在站内发起“走过父辈的青春路”的回答分享,找寻站内用户的家族奋斗故事,由用户讲述父母辈们年轻时的奋斗故事,以及自己如何走上传承的道路,引发更广泛共鸣,激励青年人在各自领域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无悔青春。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心副主任王飞宁分享了母女二人接力图书编辑工作的故事。她的妈妈是一名图书编辑,她从小耳濡目染,还和妈妈共用一个书桌。妈妈带回家的书稿,深深吸引了她。妈妈一生编辑出版多本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王飞宁大学毕业分配在出版社,决心像妈妈一样做个好编辑,为社会出好书。《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佛像的历史》《梁启超家书》等书在她手中诞生。她们母女合作出版的《周恩来最后600天》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不小轰动,斩获不少奖项,迄今已加印了十多次,这是母女二人最难忘的纪念。

中国核工业集团讲述老一辈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老核工业人刘晓波参与我国第一座浓缩铀厂创建,亲手操作提取第一瓶高浓铀产品,当时感到无比兴奋、光荣和自豪。在日记中他把这瓶铀称为“共和国第一个宝贝儿子”。今年82岁的刘菀平,腰上有一道长长的手术刀疤。重伤不下火线,整整坚持8个月做完试验、拿出数据,确保我国“两弹一艇”如期调试运行。年近九旬的潘其富20岁时,参加反应堆石墨安装。石墨砌体是核反应堆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清洁度的要求更为特殊,需要一尘不染。他和同事就剃光了头发,变成“白衣和尚”,圆满完成了任务。四〇四厂老一辈创业者赵柏树,初到基地时,施工生活用水都要靠火车、汽车从几十里远的地方拉到工地,一吨水的成本相当于一吨汽油的钱,真是“滴水贵如油”。生活用水定量分配,早晨用过的水留到晚上再用。一次中秋节,狂风卷着沙石袭来,女同事的帐篷被吹走,他们都出来营救,个个变成了“土”人。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他们最终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所有建设安装任务,为原子弹研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相比之下掌声要更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赢得青年热烈响应)

朱炳仁一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受“以铜立业,以书立世”的家训影响,朱炳仁从小师从父亲,学习制铜、诗书,逐渐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立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他的诸多作品,被中国国家物馆、故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文化部、国内外物馆等众多机构收藏。儿子朱军岷用“跨界”这个词形容父亲,“他是一个全方位的人,不停地学,不停地变,从铜雕到书法、绘画、写诗、摄影。”他和父亲一起创立“朱炳仁·铜”品牌,让铜回到人们的生活里。

知乎是以内容的思想性和话题的互动性为特色,大量青年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活跃聚集的主流价值平台。目前,知乎平台月活跃用户超1亿。今年春晚、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期间,知乎主动作为,主动设置议题,邀请权威人士参与互动,在中国舆论场中持续打造正能量和思想最活跃的舆论高地。

知乎2022年“奋斗者 正青春”主题活动引发了来自全国各地广大青年朋友的热烈反响,不少人纷纷留言,深受鼓舞,并明白了只有把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祖国与人民需要之中,才能让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众多青年朋友留言表示,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将书写出不愧于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