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邮电大学一副教授郑某因师德失范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事件揭露了研究生导师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对师生关系、制度建设的深刻反思。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导师在学生的学术、生活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权力。然而,一些导师滥用权力、霸凌学生的行为却屡屡发生。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旨在约束导师的权力行使。然而,短短几个月内,类似失范事件接连发生,反映出制度建设的不足和失灵。
首先,一些失范导师深受封建师徒观念的影响,将导师的权力滥用为对学生的人身支配权,扭曲了师生关系的本质。此外,部分学生也因为个人利益而主动迎合导师,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其次,高校社会中流行的“五唯”论思想导致了对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过度追求,使得管理人员在面对强势导师时缺乏足够的监督与制约。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了对高校师德师风的管理和监督。然而,单纯的制度建设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决心来有效应对失范现象。希望高校能够加强对导师的培训与评估,同时加强学生权益的保障,共同营造一个清亲的师生关系,让学术环境更加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