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我做过相关研究,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中小学没钱,并不是一个普遍问题,受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民转公学校,也是特殊政策下出现的阶段性问题。
一般的公立学校不存在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因为公立教育的财政支出以县为主,多级共担,也就是说县后面还有省市中央撑腰。教育、医疗、社保这些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都是由中央财政兜底的,这部分基本上是能完全保障到位的。
那么为什么民转公学校会面临困境呢?这就要了解一下大的背景。
民办教育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发展,主要是地方上取消农业税后,以乡为主的财政投入和教育管理体制变成以县为主,但是县本身的财政收入没有增加,所以就出现了比较大的财政投入缺口。
后来国家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和鼓励地方引进私立学校。当时很多中西部县市就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了大量的私立学校。引入私立学校可以减轻地方教育投入负担,因为它是市场化运作,学校老师工资、办公经费、活动经费都是自筹,学费也是学生自己交,不用财政负担。
以河南为例,因为地方财政本身比较弱,我记得当时有的县市私立学校比例可能达到70%左右,非常高的比例。
因为公立学校要执行国家的教育政策,比如素质教育,减负,具体来说就是考试不能排名,不能补课,非寄宿制学校不能上晚自习等等。但是私立学校不受影响,他可以大干快上地搞应试教育,提高学校成绩,把品牌打出去,吸引更多的生源。
私立学校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地方的教育生态,造成了比较大的教育不公平。再加上私立学校本身的高收费,极端的应试导向,可能也会造成学生和家长的身心负担和经济负担。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才出现了民转公的政策导向。
不过民转公的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目前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步的阶段,但确实有些地方也出了标准。我记得有省份规定民办学校不能超过15%。还有的地方标准则更高一些,县一级的民办学校不能超过义务教育阶段总数的5%。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公立教育和公立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导性地位,保障教育公平。
但是现在民转公政策具体实施中可能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民转公之后,原来的私立学校变成公立学校,那么费用,比如老师工资,就由县财政负担。县里本来没有这块支出的,现在就出现了财政缺口。
民转公后,教师工资只能按照公立学校的标准给,肯定比他之前在私立学校拿到的工资低,平均应该会低30%-50%,老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就会出现乱收钱的行为。
总的来说,民转公政策本身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中西部很多县市的公立教育体系,基本上被私立学校冲击得特别虚弱。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把公立学校的老师调到私立学校去的“民办公助”问题。但是这个政策在具体执行的细节上,包括财政经费的保障方面,还要更加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