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石狮,吾之生地也,乃渭北小县,仓颉故里白水之城郭乡野耳。何以“石狮”命村之名,自幼记事,询智者、访老者、查史志,皆未果,独改革开放初,因名而立于村口之雌雄二狮标志矣。经流年,囿于纷繁琐事,惟隐于心,偶尔钩沉,甚是困惑,未曾释怀。
岁至“知非之年”,此念尤甚。
辛丑岁寒,闲整陋室杂书旧卷,喜见《白水县志——校注》,此乃余友之父昌玉晓先生主持编纂,有幸获赠一本。虽几经流转,亦随身而伴,未曾弃之。轻抚其尘,翻阅之。因日久之故,纸张水分殆尽,需舔指乃开,其声若脆木断折。
细阅其卷,神归故里,甚为亲切。
吾之故乡,因水色而得名“白水”,归属九州之雍州也,其历史人文源远流长。缘于朝代更迭,称谓亦多,或因人(粟邑),或因势(衙县),或因战(彭衙),或因水(白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独白水之敦厚民俗尚存,且与时俱新;为学者,敦尚俭朴,不浮华;为农者,勤于稼穑,不从商;为贫者,深井挖煤,不乞讨。
尚淳朴重礼仪,其风习习,竟连孔圣人亦诧异于粟邑之野兔直立作揖,嗟叹曰:“秦地之兽尚知礼,何入秦!”遂折返,空留孔走河以记之。何故使然?究其祥,盖因仓颉肇始文明之故也。从其古之乡里名称,便可窥其一二。有曰圣女里、文化里、守信里、怀德里、名道里、修义里、归敬里等一十六里。
吾之“东西石狮”归怀德里统之。至于何以得此名,未曾详解。故从其县志探其究竟,臆断而已。
古之城者,皆筑方城长数里,高阅几丈,辅以阔深壕以御敌。相传唐尉迟恭始监筑城池,元末兵乱,荡为废墟。明百七十余年,历经修葺,未曾增改,仍方四里许。直至清嘉庆年间,北寇直逼暗门山要塞,受潼关张兵备檄令,白水知县温伯仁方扩城,加外郭,始内城西北隅,终东南隅。增广盖约五里有奇。余故大胆揣摩,其北门之处,恰吾村之所,官府乃置雄狮两尊,充当守护,辅城以御外敌,寓意战胜厄运,护佑平安。未知何时,城再扩,门北移,遂废之。是以先辈籍借其福,以“石狮”铭之,寄望于护佑子孙昌盛,永世平安。
夫美俗宜守,恶俗宜变。适逢盛世,当秉承周之遗风,正本清源以倡之,明礼尚仪以导之,惟愿吾辈皆知修名节,尚廉耻、睦邻舍,岂不风俗斯美哉!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