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壑
我看到某平台上,有人提出了一些与新冠疫情有关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我有以下几个判断:
一、2023年2月底,我国的新冠疫情大概率将会结束。这里说的是结束,不是消失。
依据:一是根据中国传统说法,“大疫不过三年”。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观察历史规律和事实,得到的经验和结论。也就是说,在2023年2月底(以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为起点,刚好三年),我国的新冠疫情大概率将会结束。古人说的“三年”是一个概数,也就是在三年左右。那么,2023年下半年疫情结束,也符合古人的三年之说。
二是党和国家采取“动态清零”抗疫措施,可有效抗击新冠疫情的蔓延,提高了结束疫情的效率。我国两年多来,没有像美西方“躺平”,消极地将弱势群体“病除”,而是坚持“动态清零”,在严重的疫情下,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推测,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全民一条心,我国抗疫斗争大概率会在3年后结束,本次疫情对我国人民生命的重大威胁将被解除,人民将平稳地迎来疫情的结束。
二、疫情结束后,不会出现较大的报复性消费。
服务业(如旅游、餐饮、娱乐等)会有一定恢复,这种恢复最快也是在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年底出现。其它疫情期间仍在运行的行业,会比疫情中有所好转,但不会有大的增长。由于受疫情影响,普通民众的就业及收入普遍减少,许多人对未来的预期仍将处于悲观情绪中,因而消费欲望将趋于保守,一些非生活必须的消费,反而会比疫情爆发前有所减少。要消除人们的悲观情绪,需要至少社会经济稳定3年以上时间。
三、房地产不会有重新热起来的现象。
房价暴跌的可能性不存在。据测算,我国现已建成的商品房,已足够30亿人口正常居住,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50平方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存量商品房也已大大过剩。而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买房囤房呢?主要因为房子在此前30年间,逐步形成了金融属性。而金融属性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房子流动性强,也就是买卖换手很简单。当下,因为房子存量过剩,流动性越来越弱,所以金融属性正在失去。但正是因为它金融属性正在失去,普通民众就更不会亏本卖出了,毕竟持有可以让房价“固定不变”(类似于商品库存),而降价卖出,就必须亏本。这决定了绝大多数二手房业主不会降价。
已购商品房(二手房),对绝大多数业主来说,这是他们的最大资产,几代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的房子。如果是全款买的房子,除非急用须变现,他们宁可空置,也不会降价售卖。如果是贷款买的房子,除部分因房贷还款难以持续的外,业主不会大幅降价“亏本”出售。更多的地方将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即房价虽然不涨或微涨,但没有购买量;想买房的人,又无法买到希望的低价房。即卖与买处于上下两条不相交的曲线之中,没有两方迫切需要成交的压力,两线很难合一。
而一手房,除了一线城市优良地块,其它楼盘将不再热销。许多楼盘将采取多种手段促销,但因为购买力和收入预期收缩,刚需买房也将处于观望中,投资性买房基本偃旗息鼓(因为房地产的流动性降低,其金融属性消失,投资者不会囤积不能变现的“商品”)。而开发商也不会亏本卖出房子,所以新房价格暴跌也不可能。当前这种市场形势,倒是对开发商新开楼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四、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实际上,我国和美西方呈现出两种不太相同的社会经济状态。美西方无论贫富,均追求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只是档次有区别。而在我国,贫富贵贱的生活方式已经分化,物价对底层人民的影响和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底层人民只要基本生活物资(食物、水、穿戴、居住成本)价格不大幅上涨,货币超发、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近两年疫情期间,对底层人民影响最大的,就是猪肉暴涨到每斤二三十元,但人们只是减少了猪肉消费,对整体生活没有多大冲击。因为大米、面粉等主粮价格国家牢牢控制着,资本无法哄抬,底层人民可以平稳地生活,其它物资涨价,人们基本无感。比如,苹果手机由5000元涨到10000元,上涨1倍,但对不买苹果手机的人来说,他就没有感觉。
而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较高,对一些非必需品涨价,虽然有感,但这些增加的支出,对于他们来说是毛毛雨,他们也不在乎。加上这类人群的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可能无限提高,而他们的收入在现有经济格局中只会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支出额,远远小于其收入提高额,这也抑制了他们的消费对物价的敏感性。
所以,恶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标志是所有商品大幅涨价)不会在我国疫情结束后出现,即使有货币超发、物价指数大幅上涨的情况出现,也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冲击。也就是说,传统上对“通货膨胀”现象的描述,在当代社会经济中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好比发洪水,以前一定会淹掉大部分村庄和农田,让人们生活无着落;而现在因为兴修了水利,洪水冲来时,它会通过河渠将多余的水流到江海,对村庄和农田没有什么影响。水还是那么大的水,但它已与普通人的“村庄”和“农田”没有多大的关联了。
在全国、全球普遍产能过剩的现状下,只要国家管控能力不降低,“通货膨胀”即便出现,也不会对实体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构成实质的危害,只不过减慢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已。
总之,我对新冠疫情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