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豆豆
“读英文的人,如果读了《龟兔竞走》,只记得兔怎样自负,龟怎样努力,结果兔怎样失败,龟怎样胜利等等的故事的内容,而不记得那课文章里的生字、难句,以及向来所未碰到过的文章上的某种方式,那么他等于在听别人讲龟兔竞走的故事,并不在学习英文。故事是听不完的,学习英文才是目的,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竟有许多青年在学校里学过好几年国文,而文章还写不通的。其原因也许就在学习未得要领。他们每日在教室里对着书或油印的文选,听老师讲故事,故事是记得了,而对于那表现故事的方法仍旧茫然,难怪他们表现能力缺乏了。”
读到《七十二堂写作课》后记中这段文字,我的记忆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如此想着,我不由得也要脸红了。是啊,当年可不就是光听老师讲故事了?
那时上语文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回答“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总要绞尽脑汁,试图和老师的标准答案能迎合上,几乎很少去理解和学习作者的创作方式。学完,也只是感到故事有意思,至于自己能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想都没想过。
这岂不是拿语文课当“读故事课”的真实案例吗?若不是后来专门去跟着老师系统学习写作,怕是到现在,我还只是个能读书的,而不是个会写作的人吧。
作家罗兰说:“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人生旅途很精彩。当我们叹花谢花飞,赞春华秋实,会想要写随笔、记日记;当我们寄情于山水,行走于江湖之间,或许又想来一篇游记、散文;或者当我们在职场上拼杀,遇到商务会谈,或者亲戚朋友有红白喜事,我们又离不开各种应用文。这许多的各类文章,我们当真搞得清楚,懂得怎样去下笔吗?
还好,我们有书可读。
《七十二堂写作课》就是一部讲述文章做法的书籍。它选自民国大师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精心编撰的《国文百八课》。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都是中国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一辈子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都说“名师出高徒”,这本出自大师的经典写作教材,强烈推荐,不可不读。
《国文百八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被推崇为“比任何国文教本都好”的一部教材。所谓“侧重文章形式”,作者在书中有专门的解释。
不过,书中这段话我觉得对理解“侧重文章形式”更有启发:
“从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读也读不尽这许多。取少数的文章来精读,学得文章学上的一切,这才是经济的办法。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分的知识。”
这话不用解释,一看就明白。都是大白话,浅显易懂,却能让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这正是大师们写书的语言风格。
《国文百八课》原本是六册,每册18课,合起来就是108课。作者认为,文章的知识有108个方面,就把每个知识都精心设计成一课。
“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
文话是编排的纲领,文选配合文话,文法修辞又取材于文选,这样,整本书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十二堂写作课》选取的,正是这六册书中的“文话”部分。
全书一共72讲,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文章及文学体裁,包括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等。虽然目标受众是中学生,但对写作初学者来说,也是一部入门和提高写作技能的好书。
全书分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这部教材的导论。
从第1讲文章面面观开始,重在阐释学习语文的目的,最终要达到的只有两个——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
从第2讲到第18讲,接着讲文言体和语体,因为“一到中学校,就要兼读文言体的文章了”。讲完文章的分类后,讲应用文,书信和记叙文,着重讲“记述和叙述”、记述的顺序、叙述的顺序、记叙的题材、材料的判别和取舍、叙述的快慢、叙述的倒错、过去的现在化、观点的一致与移动,紧扣的都是记叙文和应用文的形式。
第二部分从第19讲到36讲,侧重讲日记,游记、随笔、记叙文。
讲得最深入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立足点,以及记叙文中的感情抒发,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等。
第三部分从第37讲到55讲,侧重讲小说、诗歌、散文、报告书、说明文,其中对“说明文”剖析最多。
既讲了单纯的说明文以及说明和记述、叙述、议论的异同分合,又讲了“说明”的方法、对象及抽象的事理、动物的运动、事物的异同、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处理法、说明文的体式等。
第四部分从第56讲到72讲,侧重讲学术文、对话、戏剧、诗歌、仪式文、宣言。
其中,对议论文单独又分出六课,内容涉及议论文的主旨、立论和驳论、议论文的变装,以及议论文的三种推理方式,即演绎、归纳和辩证。
或许因为是选摘,所以这本汇编后的72讲文章,每篇都短小精悍,并非长篇累牍,但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的确考虑了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对时下崇尚“快餐文化”的现代人来说,也很对胃口。
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都是学识渊的大家,同时又都长期在教育前沿工作,书中渗透着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精到见解。我读完后,没觉得它是本教材,反而觉得耳目一新,恍若有一种和两位大师交谈般的亲切感。
这本书的最后,还附上了18篇名家选文,都是和前面的讲解相关的,可以当做范文阅读理解,也可以模仿练习。
总之,这部书会让你重新认识写作,架构起写作领域需要掌握的各种文体知识。同时,对每种文体写作上的关键点,也能了然于胸。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这本书,我想它应该被称为:“写作路上的入门秘笈”。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