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倬琰
流满石油,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赤贫四处,是当今最贫困地区之一;不断增长的人口,使之有可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与众不同的制度,如今竟然还存在的酋长维护着这个国家社会的稳定。
┃先认识一下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西非国家,位于非洲的几内亚湾西岸顶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
尼日利亚西接贝宁,东临乍得及喀麦隆,北抵尼日尔。南部是几内亚湾。尼日利亚以高原地形为主,北部有阿达马瓦高原、曼比拉高原、乔斯高原和奥布杜高原等。
尼日利亚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全世界人口第七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其是全世界以黑人为主体的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9146万人,且以全世界最高的生育率增加着人口,根据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尼育龄妇女人均生育5.5个小孩,最高为8.6个。据预测,到了2050年左右,尼日利亚将会超过3亿人口,取代美国成为人口第3多的国家。而如果保持这个出生率,2100年尼日利亚人口甚至将达到15亿,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很有可能比印度的进程还要快。
尼日利亚多高原、少平原,农业少,却使得尼日利亚成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石油探明储量位列世界第10位。石油出口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尼日利亚是世界第12大产油国和第5大石油出口国。
石油输出使得尼日利亚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虽然在1970年代,尼日利亚为石油设施的建设投资募集资金而借取了贷款,并在80年代因石油危机、油价下跌而利滚利累积了大额的外债。但却因此后经济的恢复而成为了第一个全部偿还完贷款的非洲国家,总数近300亿美元。
尼日利亚也有在非洲相对发达的金融服务,本地和国外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证券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投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在尼日利亚都有业务与发展。但大多数经济活动集中在4个主要城市:拉各斯、卡杜那、哈科特港和阿布贾,其他地区的发展却逐渐边缘化,这是尼日利亚发展中最大的隐患。
除了石油,农业也是尼日利亚出口贸易的主要行业。尼日利亚曾经一度是世界最大落花生、可可和棕榈油出口国,还是椰子、柑橘类水果、玉米、御谷、木薯、山药和甘蔗的重要生产国。石油未尼日利亚赚取了80%的收入,但近60%的尼日利亚人却在从事农业生产,这不得不说是尼日利亚发展中的很畸形的状态。
依靠以石油为主、其他产品为辅的出口贸易,尼日利亚的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十年来保持着年均6.8%的经济增速,并在2014年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并至今一直保持在南非身前。
但是,尼日利亚却同样是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报告称,尼日利亚甚至已超过印度,成为极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约有8700万人处于极度贫困,而印度"仅"有7300万人。而且尼日利亚的极端贫困人口每分钟增加6人,而印度的贫困人口却在下降。
长年的内战、腐败和管理不善,都是尼日利亚贫困人口高企并且持续增多的原因。除了石油,尼日利亚如今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可以辅助并减轻石油在国家经济中占比的产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重工业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虽然有包括天然气、煤、矾土、黄金、铁矿石、锡、石墨等其他矿产,却短时间内难以带来巨大效应。这不得不说是这个当今非洲最大经济体的"尴尬"境地。
除了前后差距甚远的经济以外,尼日利亚最大的特色应该就是其持续历史久远的酋长制度了。这是如今世上不多的还有着酋长的地区,虽然如今的酋长和以前不能比较,却依然是非洲广大地区最主要的统治者之一。而这个酋长制也构造了尼日利亚如今的联邦制国家体制,后面我会详细介绍酋长在尼日利亚"举足轻重"的作用。
┃意想不到的悠久历史
尼日利亚有悠久的历史,考古证据表明,该地区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9000年。这也是为什么,即使长期受到别的国家的统治或者殖民,其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显的文化特征的原因。
虽然人类活动的历史很久,国家的建立却晚了很多,这是非洲大陆,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之一,社会的进程总是慢了一些。
8世纪,乍得湖畔的札加瓦人(Zaghawa)建立卡奈姆-尔努帝国(Kanem-Bornu),这可以算是尼日利亚地区的第一个大型国家。紧接着是9世纪,尼日王国的伊文化开始在此兴盛,这也使得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民族,直到1960-70年代的尼日利亚内战影响了尼日利亚三大主要民族的结构。
14世纪尼日王国衰落后,尼日利亚地区由桑海帝国统治。桑海帝国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却统治了当时的西萨赫勒地区。萨赫勒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总长超过5,400公里、最宽可达1,000公里的地带,从非洲以西的大西洋伸延到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尼日利亚就包含在桑海统治的西萨赫勒地区中。
桑海为西非历史上黑人原住民最后的帝国。最盛时期领土西至大西洋,东至豪萨人区域。16世纪,桑海发生内乱,北部的摩洛哥趁势入侵,这不但导致了桑海帝国的瓦解,也使得其下的尼日利亚进一步被殖民。
尼日利亚从1472年开始受到葡萄牙的侵略,之后荷兰、法国、英国等国殖民者相继侵入,在此地从事奴象牙、黄金等贸易。富拉尼人曾在19世纪短暂建立过富拉尼帝国,但1903年即告瓦解,而富拉尼人也就此逐渐与生活在相近区域的豪萨人通婚融合,形成了如今的豪萨-富拉尼族,并成为尼日利亚另一主要民族。
1861年,英国在拉各斯建立据点,之后不断向内陆扩张。1885年,英国宣称占有的西非海岸被国际认可。南、北尼日尼亚在1900年成为英国"保护国",并在1914年合并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1947年,与其他英国属地一样,在英国无力维持的情况下,尼日利亚开始了自治,并在1960年10月1日正式宣布独立,但依然是英联邦国家。1963年10月1日,尼日利亚改名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并延续至今。
此后,尼日利亚经历了长年的内战,经常是一场过去另一场接着到来,同样也是一个刚刚恢复平静的国家。
┃举足轻重的酋长制度
在了解了尼日利亚是什么、以及其历史后,接下来登场的就是它最令人好奇和神秘的酋长制度了。
酋长本身是一种君主制的型态,只不过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以一个部落为单位。在阿拉伯世界,以及尼日利亚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为盛行。
尼日利亚酋长也称土王制源于部族制,其有着独特的行政体系。土王和酋长都有自己的管辖地,各级酋长都有与自己等级匹配的若干大臣,负责领地内的财政收入、宗教和民事纠纷及社会治安问题等。酋长的咨询和决策机构由酋长本人、宰相和几位重要的大臣组成,称作酋长会议。
尼日利亚土王和酋长的称谓在不同的部族和地区也有不同。如在豪萨族称萨基(Sarki),索科托地区叫苏丹(Sultan),卡诺一带称埃米尔(Emir);卡努里族叫谢胡(Shehu);约鲁巴族叫奥巴(Oba)或奥嘎(Oga),伊费称奥尼(Oni),伊巴丹称奥卢(Olu),伊族称奥比(Obi),克里斯河州称奥邦(Obang)。
之前说了尼日利亚的酋长分多个等级,具体为一、二、三级,或称大、中、小酋长。一级酋长辖约二百个二级酋长,二级酋长又辖数额不定的三级酋长。县级以下如乡镇及村级事务由众多二级、三级酋长负责。
酋长多数由世袭产生,有时也有政府任命二级酋长或村民选举产生三级酋长的事情。这也使得有一些尼日利亚的外国人会被授予酋长的头衔,包括好几位生活在尼日利亚的华侨或在尼日利亚工作多年的中国工作人员,只不过这种酋长一般不世袭,与欧洲不世袭的终身贵族相似。
酋长制在尼日利亚源远流长,一直是各层级的"天然统治者,拥有绝对统治权,直到英国殖民时期有所松动。从那时候起,酋长的权力被削弱,立法和军事权力被剥夺,但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大权依然在各酋长手中,成为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的最好工具。
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对于历史久远的酋长制度同样非常重视。在北、东、西3个自治区中设有酋长院,作为解决传统和酋长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同英国时期一样,如今的尼日利亚酋长,同样没有了统治权,但依然拥有着他所"统治"的区域内的无与伦比的地位。
这些酋长在自己的部落或者部族内极受尊崇,出行时经常前呼后拥,"治下"的民众则会弯腰跪地,顶礼膜拜。很多非洲国家的元首在拜会各部落酋长时也会遵守传统向酋长屈膝,以示敬意。
酋长作为尼日利亚昔日各地方、部族的"统治者",如今的"地方象征",大多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和许多君主式"统治者"相同,保持神秘感是维持自己威严的重要方式。
酋长宫殿便是酋长最主要的活动地点。酋长们的"宫殿"一般由工作区和生活区组合而成,依级别的高低建造大小不同的"宫殿"。因而与其说是宫殿,很多更像是大一些、好一些的宅子罢了。
很多外人对于酋长最关心的方面莫过于婚姻制度了,这个与不同的大地区、民族,甚至酋长自己本身的信仰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大部分酋长都拥有多位妻子,大可与自己同寿,小则有可能与自己的孙辈同岁。报告,也同样有一些酋长,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不再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而改变了自己部族的规矩,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样的酋长在很多被任命或者被选举的不世袭"一代酋长"里更加常见,当然很多的传统部族酋长也渐渐的开始这样做。
酋长制,可以说是尼日利亚特色的,基层自治方式。矛盾由酋长调节,重大问题由酋长提出意见。不少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酋长不仅仅关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从事很多工商业活动,成为富甲一方的企业家,是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有着非洲最大的经济规模,最多的石油储量,这个"新兴市场"以自己很独特的方式发展着。贫困问题还很严重,且从接连不断的动乱中恢复平静的时间还不长,尼日利亚的酋长制是否还能依然维持住那里的平静,只能拭目以待。
往期
为何在位七十年几乎未出过错?解密最受泰国人爱戴的国王拉玛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