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尧
回顾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政坛,可谓就是一个“乱”字,政变暗杀层出不穷,无论是首相重臣,还是高级将领,都动辄成为刀下之鬼。然而,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处于“现人神”地位的裕仁天皇,表面上倒可以高枕无忧,在俯瞰这些血腥斗争的同时保持自己绝对的权威。不过裕仁的地位也并非那么超然,有那么一个人物在二十多年中一直被其视为心腹大患,甚至有数次可以取而代之的机会,而这个能威胁到天皇的人,就是裕仁的亲弟弟,秩父宫亲王雍仁。
雍仁只比裕仁小一岁,幼时他们曾是亲密无间的玩伴。后来裕仁成了天皇,雍仁则被封为秩父宫亲王,并在陆军任职。比起高高在上的哥哥,雍仁则亲民得多,他不以皇族自居,而是对人谦恭有加,并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聚会,即使一些出身贫寒、地位不高的青年军官,也能成为他的座上客受到很好的招待。很快他在军队特别是中下层军官中建立了较高的威望,而擅于体育运动、性格活泼外向的特点也让他在民众心目中积累了不错的人气。就这样雍仁成为了“国民偶像”级的人物。与此同时,兄弟俩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于裕仁来说,雍仁已经不再是幼年那个单纯的小弟弟,而是一个逐渐造势、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潜在政治对手。
雪上加霜的是,裕仁婚后连生了4个女儿,这让民众对其颇有微词,甚至不少军官认为他缺乏男子气概,质疑他是否具备担当一国之君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雍仁作为皇位继承的第一顺位,则已经被很多人私下称为“皇太弟”。这种情况直到1933年裕仁的儿子出生才得到缓解。然而,雍仁也已经逐渐发展到尾大不掉之势,特别他已经被“皇道派”军人视为精神领袖。
当时的日本陆军主要分化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简而言之,“统制派”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大多出身世家门阀,主张维持现状;而“皇道派”则以出身贫寒的底层军官为骨干,主张在尊皇的名义下打倒重臣把持的军政大权,重新实现权力再分配(其实就是山寨我国的“清君侧”)。两派势如水火,大有一触即发之势。1936年,皇道派发起了“二二六政变”,一批年轻的尉级军官率领1400名士兵揭竿而起,杀死杀伤多名军政界大佬。然而更为致命的是,叛军公开打出了“我们的领袖是秩父宫”。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政变宣言了。
当时还在外地驻军担任陆军少佐的雍仁,闻讯后立刻乘上火车赶赴东京。如此举动,不言而喻。此时的裕仁真是心急如焚,如果雍仁到了东京,振臂一呼,该如何收场?所以,他一方面派学者大川周明(该人可算日本皇室的“国师”)去用忠君孝悌那一套封建理论去劝说雍仁回心转意,另一方面,他又及时派人将雍仁软禁起来,不让他与叛军联系。与此同时,裕仁也对叛军持坚决镇压态度,最终缺乏支持的叛军被迫缴械投降,领头政变的军官们全部被处以极刑。
回顾整个政变,其背后实质,是雍仁对裕仁的一次总摊牌、总挑战,然而这么关键的皇位之争,雍仁一方从头到尾就是一群低级军官在那上蹿下跳,作为政变一方真正的领袖雍仁,既没有做好事先准备,事件发生时竟然坐个火车就冒冒失失的赶赴东京,结果很快被裕仁控制。他的彻底缺席使得叛军如同一盘散沙,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最终导致失败。可见雍仁也不过是个野心有余、能力不足之辈,他在紧要关头表现出的那种优柔寡断、束手无策、缺乏计划,也反映出这个养尊处优的王爷,实在是难堪大任。
“二二六”堪称雍仁政治生涯的一道分水岭,随着事后裕仁对“皇道派”的清洗,雍仁也失去了支持他的力量,裕仁从此也不再给予其实权,而是让他从事一些外交、访问、宣慰等礼仪性的工作。虽然雍仁后来也混了块陆军少将的牌子戴戴,但职务也还只个高级参谋,手里一兵一卒都没。值得一提的是,被日本灭国的朝鲜李氏王朝的末代王子李垠,竟然还当了日本陆军中将并出任第一航空军团指挥官,堂堂天皇的亲弟弟、当朝王爷混的竟然还不如一个他国流亡的王子,不仅让人可笑,也看的出裕仁对于雍仁提防到何种地步!
然而打压归打压,裕仁却还需要雍仁打着“御弟”的招牌去为侵华战争“出工出力”。雍仁也不含糊,他既参与过多次中日大规模会战,也曾赴“伪满洲国”与溥仪等人大谈“日满亲善”,特别是在以掠夺我国黄金资源为目标的日军“金百合计划”中,雍仁也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其中。可见雍仁这个裕仁的马前卒确实也是罪行累累,而他也和他那个头号战犯的哥哥裕仁一样,必将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随着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让日本人鬼哭狼嚎乃至要死要活的败局却给了雍仁一个天赐良机。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当局为了自身利益,决定对头号战犯裕仁为首的整个日本皇室不予起诉(包括南京大屠杀真正的罪魁祸首“皇叔”朝香宫鸠彦王),网开一面。此举即使在美方内部也是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即使不追究裕仁的战争罪行,让他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也实在不妥,不如让其他皇族取而代之,面子上也好看一点。于是,雍仁再次行情看涨(毕竟他的战争罪行相对于裕仁要“小一些”),将裕仁取而代之似乎也是指日可待。此时的裕仁不过是个小命都攥在美国人手里的亡国之君,连自己都顾不上哪还有能力去给雍仁穿小鞋了?没办法,裕仁和他的老臣们只好一方面低三下四地去抱“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的大腿,一方面又唱起了那套封建忠君的陈词滥调。最终,美国人还是放弃了雍仁继位的计划,仍然扶持裕仁做天皇。
最后一次失去良机的雍仁也不久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1953年,雍仁身患重病后不治疗身亡,死时50岁。而他临死前想见裕仁最后一面却也不得,足可见裕仁对其的憎恶。恐怕只有雍仁身死,裕仁才最终松了一口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