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最早归于“硬玉”,是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在18世纪取的名字,但硬玉并不等同于翡翠。
若仅从主要矿物成分是硬玉这一角度考察,世界产硬玉的国家共有六个:
缅甸的克钦邦
美国的加利褔尼亚
俄罗斯的乌拉尔和西萨颜岭
日本的四国和九州
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克什
危地马拉的埃尔普罗格雷索
除缅甸外,其它五个国家的原料制成成品后,大都并不美观,很少有美如缅甸产的特质。显然,这至少可以说明,五地所产硬玉的其它组分和块体,与缅甸产的硬玉有很大区别。在中国市场上,几乎100%的翡翠都产自缅甸,所以我们常说,世界上优质翡翠的产地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缅甸。
缅甸有7邦7省共14个行政区,缅族为主的称省,少数民族为主的称邦,首都是位于中部的内比都。翡翠的主产区,在缅甸北部的克钦邦,首府是密支那。克钦族在中国叫景颇族,惮族在中国叫傣族,在云南的西南部,中缅边境的若干少数民族都跨境而居,或者说,那一地区历史上都是以部族的社会形态,生生不息。另有一个较小的产区叫后江产区,属与克钦邦西邻的实皆省。
缅甸北部有三条较大的江,从北向南并流。它们从东到西依次是恩梅开江、迈立开江、亲敦江。雾露河是亲敦江上游东侧的一条主要支流,雾露河本身又由群山之间的无数小支流汇集而成。翡翠的矿点,正是在这些小支流的河流里、河岸边,或周围的高山上。
所以,从缅甸地图上看,翡翠矿区的位置,是在缅北亲敦江与迈立开江之间,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山区。这一带茫茫的高山蛮林,就是大名鼎鼎的野人山。野人山和雾露河都是采玉的云南人取的名字,散见于与该地相关的很多古籍文献。
矿区的中心小镇叫帕敢,帕敢地处野人山深处的雾露河畔,河两岸及周围山峦的玉石场口星罗棋布,是历史最久,产好玉最多,产量最大的矿区。从帕敢出发,便可分别到达数十公里至近百公里的各个矿点、场口。
缅族,古称骠族。公元849年,他们在距野人山以南约600多公里的平原地区的蒲甘建立了第一个王国——蒲甘王国,统一了缅甸南部。野人山的东面,便是现今云南省的怒江、腾冲、陇川、瑞丽4县1市。中原的战国之前,那里与云南连成一片,曾出现过以永昌府(今云南保山市)为都城的哀牢国,公元69年归顺东汉。尔后,在唐、宋两代,那里臣服于南昭国、大理国。元朝征服大理国后,元、明、清三朝均在永昌府和丽水郡(今缅甸密支那)设郡吏管治。数千年来,野人山的原驻部族面对着东面和南面的两个强国,居于安全生存的目的,何方强大便归向何方。
1886年缅甸沦为英殖民地,英政府将野人山划进缅甸,1897年2月,英政府强行与清政府签订了《滇缅条约附款》及《西江通商专条》,掠去了野人山、昔马、、南坎、北丹尼、果敢等云南边境的大片领土,并进行了实际控制,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曾为那一地区的归属与英政府争执不休(图2-1-6),且称那一带为“未定边界区”。1960年,中缅两国边界谈判,那里正式划为缅甸,界碑树立,尘埃落定。
由于历史原因,更由于翡翠的发现,运输、使用都在中国,所以,过去的数百年里,在那里开矿的,都是现今保山、德宏边境一带的中国人。保山、德宏方言汉语在那里通行,克钦语、缅语、傣语、英语夹杂其间。
由于翡翠矿体埋藏的特殊性,矿区又非常边远封闭,所以,找矿的盲目性很大。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数百年里,矿区形成了特殊的低风险运作模式。玉石老板与挖玉工合作,老板出资,向矿区管理者交费,以结绳丈量的方法购得地段,再选点开挖。从选地到选点,都是三分经验七分运气。然后,老板出食宿、工具及一切费用,工人出苦力而不拿工资,挖到玉,按约定比例分成;挖不到,工人再去另一家出苦力,混饭吃,老板则血本无归。老板有沦为挖玉工者,不畏险苦,又去帮别人挖,挖到了,又重新发达做老板。挖玉工与老板就这样轮回。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刺激矿山迅速发展,缅政府意识到翡翠资源的重要性,遂将矿区设为禁区,非经缅中央矿业部允许,外国人不得进入。矿业部在矿区设立管理和税收部门,对所有场口的开采权实行投标竞拍,产出的毛料,必须运到首都内比都,统一拍卖,完税后方可出国。
然而,缅甸国情特殊,克钦邦高度自治,自己拥有军队,与缅中央政府的矛盾由来已久,间或发生武装冲突,增加了矿区若干不确定因素。
翡翠的矿床成因
以探险为目的最早进入矿区的,是西方人汉内上校,他于1837年进入矿区,但以科考为目的最早进入矿区的,则是英国地质学家诺埃特林(Noetling),他于1892年进入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尔后,又有数位西方地质学家进入矿区考察。
半个世纪后的1966年,进入矿区第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是周经伦先生,他亲历挖玉、相玉、卖玉全过程,1989年6月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翡翠专著《玉石天命》,两年后又出版了《云南相玉学》。
1999年,珠宝专家欧阳秋眉女士进入矿区考察,出版了专著《翡翠全集》。
2002年,以摩太先生为首的珠宝专家、地质专家、珠宝老板33人组成民间考察团赴缅。考察团由缅政府派专人带队,进入矿区,对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时间、矿床类型等进行深入的考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论文,至此,矿区的诸方面情况有了较为明晰的成果。
距今1.3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白恶纪,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活跃期,漂浮在上地曼软流层的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板块,在不停地漂移运动。它们互相碰撞,在互相碰撞的接触带上,形成了巨大的断裂或深深的海沟,同时有高山隆起或海沟生成。在断裂的接触带两侧,常形成十分特殊的地质条件而生成十分特殊的矿床。
白恶纪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激烈,印度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向上仰冲,生成了一条北东—南西方向的大断裂,大断裂的西部属印度板块,被东部的亚欧板块压在下部,形成了“高压低温”的特殊地质条件。
而在之后的新生代古近纪(旧称第三纪),距今约6500万年至3700万年,印度板块从南向北,太平洋板块从东向西。再次猛烈碰撞挤压亚欧板块,致使近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和近南北向的横断山隆起,形成了数千万年后我们人类看见的地形。
翡翠矿的产区,就在大断裂的西侧印度板块之上,具高压低温的成矿条件。从地形上看,翡翠原生矿出露的标高为海拔275~1550米之间,已属两条大山系向伊落瓦底江平原过渡的地阶地带了。
简言之,两次板块碰撞,是翡翠矿形成的基础地质原因。
成矿时间
以第一次碰撞的白恶纪晚期看,应在9000~7000万年,以第二次碰撞的古近纪早期看,应在6000万年,故较接近的说法应该是,在距今9000万~6000万年之间。更准确的地质年代,需用碳同位素、钴同位素、或地磁场等方法测定,至今尚无人做此项工作。
矿区面积
若从现在开采的区域算,北东向与南西向倾斜长约190公里,东西两向宽约40公里,面积约7600平方公里,在北纬25度~27度、东经96.5度~98度之间,近似一个倾斜的不规则的长橢形。
若以具有成矿条件的区域估计,沿大断裂往北,可以进入我国西藏的察隅地区,往南,可以到缅甸茵夺基湖以南地区,而东西两侧也发现有超基性岩存在,故成矿带有可能扩展到近2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