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2003年5月11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非典病区,一面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共产党员安峥医生(左)走进污染区,与外面的郭彩虹护士长做手势相互鼓励。本报记者 李 舸摄
2003年5月12日,福州市属医院的护士在条幅上签名,表达战胜非典的决心。杨婀娜摄(人民视觉)
2003年5月8日,解除隔离控制的北方交通大学学生欢呼雀跃。刘 龙摄
4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小汤山医院静静矗立。18年前的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麦田。
2003年4月23日,北京最大的非典定点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工建设,7天之后拔地而起。
2020年,经过改造扩建的小汤山医院成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战场,运行44天。4月28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两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党中央果断决策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
2003年2月中下旬,非典疫情在广东局部地区流行,3月上旬在华北地区传播和蔓延,4月中下旬波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非典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作出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重大决策。
2003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汇报,并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会议指出,要本着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要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夺取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胜利。
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关于非典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刚刚被任命为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的高强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坦诚地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从第二天起,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的惯例,改为每天公布一次。高强感慨地说:“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人民群众希望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我们坚持公开透明,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大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一位科学家冲在防治一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他不顾生命危险,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夜以继日地工作。他说:“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他曾一连38个小时没合眼,由于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主持制定了非典诊治指南,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钟南山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力排众议,否定了“衣原体是病因”的观点,最终证实非典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确认,从而为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紧急动员,坚持群防群控,携手共克时艰,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
2003年4月2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这是抗击非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央财政拨出巨额专款设立非典防治基金;国家安排巨额资金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依法进行管理;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疫情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挺身而出,不辱使命。“这里危险,让我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邓练贤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广大医护人员树起了旗帜。“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丁秀兰以身殉职,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只要还有一名患者没有脱离危险,我就不能离开前线。”中日友好医院非典医疗组组长林江涛亲自诊治每一个疑似患者。原解放军302医院74岁的老专家姜素椿抢救非典患者被感染,执意要求注入非典患者康复期的血清,“为防治非典闯条路。”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英勇牺牲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以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国际护理界的殊荣。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短短数周发现非典病原体,36小时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测序……
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中西医结合成为防治非典的重要经验。当年87岁的邓铁涛力挺中医参与抗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让中医挑大梁,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成绩。
北京抗击非典斗争进入攻坚阶段,全军1200名医护人员驰援北京;兄弟省区市紧急调配大批防治非典物资,源源不断运往首都;周边地区纷纷打通绿色通道,保障北京物资供应;全国各地迅速调集血浆,保证首都抗击非典斗争的急需。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困难的人民群众身上,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千方百计阻止非典向农村扩散。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举国上下紧急动员,坚持群防群控,携手共克时艰,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
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抗击非典的胜利,充分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2003年6月20日,北京小汤山医院东大门挂着醒目的横幅:“走出小汤山,一生都平安。”当天,最后一批18名非典治愈患者出院。
“我们胜利了!”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康复的患者,都在不停地高呼着,表达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有的患者终于认出了日夜照顾自己的医护人员,争相拉着救命恩人合影留念。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住了非典疫情。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至此,我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到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我们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这一速度,超乎预期。中国攻坚克难的能力,再次让世界惊叹!
抗击非典的胜利,充分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非典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在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存在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新矛盾新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