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古代的娱乐生活没有现在那么丰富,戏曲成为了老百姓的重要娱乐方式。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5个有关唱戏的对联,妙不可言,千年后令人拍案称奇,太绝了!
第1副对联:看光景即速到忙,为买些东东西西,设立三天大会;这热闹不纯是戏,还借他吹吹打打,惊醒四月闲人。
相传陕西的蒲城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初三,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庙会。各地的老百姓都把粮食、商品、工艺品拿到集市上买卖,好不热闹。
另外,也有人出钱邀请戏班子唱戏,为庙会增添了很多热闹。
有才子为该地的戏台写下了这副对联。上联主要描写“买东西”的热闹景象,体现了古代商业的繁荣。
四月是该地区比较闲的时候,过了四月就要农忙了,所以说,“即速到忙”,所以说“四月闲人”。
可见,好的对联绝对不是胡编乱编的,而是根据现实情况,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才能让读者信服。
下联则是从热闹的“戏曲表演”出发,认为戏台上唱戏的人,不只是“吹吹打打”,为老百姓助兴,而是有“寓教于乐”的重要作用,能够让看戏的观众得到感悟。
第2副对联:愿看则看,愿听则听,看听自取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要演三天。
古代有个戏班子,来到某地农村唱戏三天。
没想到,当地的土财主认为戏班子没有交“开唱钱”,带着一群打手来到戏班子捣乱。
戏班子是当地老百姓一起花钱请来的,老百姓们好不容易能够看戏,自然对土财主的行为十分恼火。
有一个出头鸟说:“财主老爷,你听你的小曲儿,我们看我们的农民戏,碍着谁了?”
结果老百姓们纷纷响应,对土财主十分不满。
有个教书先生看到局势变得很微妙,连忙站出来,对土财主说:“老百姓喜欢看戏,就让他们看戏吧,不然,激起民愤,只怕不是你财主老爷能够承担得起的。”
然后,教书先生又写下了一副戏台对联,挂在了戏台上:“愿看则看,愿听则听,看听自取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要演三天。”
上联说,台上唱戏就让他们唱戏呗,如果老百姓不喜欢,那就没人看,戏班子也收不到钱。如果老百姓喜欢听喜欢看,那就让老百姓继续看,戏班子继续唱。
下联则是说,戏班子已经定下了演唱三天,不管戏班子是好还是坏,总之都要唱满三天。
对联一出来,老百姓们热烈呼应:“没错,好歹要演三天!”
土财主虽然权势滔天,但是也不敢触犯众怒,只好灰溜溜的离开了。老百姓继续看戏,继续听戏,好不热闹。
顺便提一下,还有一副对联与这副对联十分类似,乃是“愿看则看,愿听则听,看听自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任评。”
第3副对联: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借衣冠描尽古今人情。
自古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台上的戏曲演员虽然在演戏,但是却演绎了许多人的人生,让看戏的观众有所感悟。
上联说,戏曲的表演需要音乐来衬托发挥,音乐是戏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戏曲表演能够让看戏的观众明白“世态炎凉”的道理,从中得到启发。
下联说,“优孟衣冠”看上去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关系,但其实戏台上的故事却能够给人们启发,让人们明白人生的道理,引起老百姓的唏嘘与感悟。
这个对联还有另外的版本:“借衣冠点破炎凉世态;按律吕弦歌今古人情。”
第4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能行四海九州。
唱戏表演有许多巧妙的手法,比如戏台上一根马鞭,就象征演员骑马数千里。比如台上几个人,就象征千军万马。
这副对联运用数字,巧妙体现了戏曲舞台上“以虚写实”的奇特手法,让观众能够很快接受戏曲艺术的独特表达,真是非常巧妙。
第5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这个对联用通俗的语言写成,风趣幽默,妙趣横生,让人一看就懂,懂了之后又有所感悟。
人生如戏,有时候我们也会扪心自问,我真的是我吗?我还是当初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吗?
戏如人生,有时候我们也会无奈感叹,在社会上历练久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个面具,都在装别人,都装得那么像,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
大家还知道哪些精彩对联呢?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点赞、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