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面具生活(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戴着面具生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句话我们都听过。 我们都想成为有趣的灵魂,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把自己打扮成了漂亮的皮囊。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立着各种各样的人设,藏起了真实的自己。 会不会有一些时刻,我们把面具深深烙印在了面颊而难以取下?我们远离了真实的自己? 会不会有一些时刻,我们总担心人设崩塌,别人无法接纳?我们也远离了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在咨询室里看到了很多带着藏在面具下的人,他们痛苦、迷茫、焦虑……但是他们却摘不下这面具,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戴上了面具。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戴着面具生活呢? 你是否也戴着难以卸下的面具并因此痛苦不堪呢? 戴着面具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事实上,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角色,都戴着一些面具。比如既是妈妈又是孩子,既是领导又是下属,既是爱人又是朋友。 不同的面具,不同的角色,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本身不是问题。 但如果我们不能在不同场合,自如转化这些角色,就会给生活造成困扰。

比如一个人在单位是一个领导,回到家以后,他发现他这副面具摘不下去,对家里人也指手画脚,家里就会被搞得鸡飞狗跳。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来访,她是一家大企业的高管,工作能力很强,成就很高,但是她的生活却各种问题。 她老公是个艺术家,她原来欣赏他的艺术气息,现在却觉得他不上进、不够努力,整天游手好闲; 她的孩子也不听话,作业不肯做,不听从她的要求,比如房间不收拾,不喜欢刷牙洗脸……因为这些事情,家里天天吵架,孩子甚至发脾气砸电视机。 她非常困惑,为什么公司那么多人都可以管得好,家里这两个人却专门和她作对。 症结正是因为她在家庭中,无法摘下自己的工作面具,她用管理公司的方式来管理家庭,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觉察,固化了角色认知。 固化的角色认知,会让我们用一套标准来完全搞定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这种固化带给我们的伤害和周围人的麻烦是巨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觉察。

有一种我,叫虚假的我。 什么叫虚假的我?虚假,就是我在努力地展示自己好的一面。 我们不敢表达负面的情绪,比如说愤怒、委屈、难过……这些情绪出现就会感觉自己像一个罪人,要被审判。 大部分的家庭,会崇尚乖孩子才是好孩子的标准体系。 于是在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听到父母说:你乖一点我们就更喜欢你了;你这么大了应该懂事了;听话,这样才是好孩子……慢慢的,我们就无形中带上了这个虚假的面具。 要当一个好孩子,就意味着不能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否则就是不被接纳的。 那么无疑要压抑真实的自己,并扮演出一个让自己都相信的好孩子,但那种好只是别人觉得好,而我们内心空空如也,只能外求。 于是,成年后,我们把自己活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我们拼命努力,保持优秀,却总觉得不够。这种外求的方式,是无底洞。 因为事实是,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甚至不可能让身边人满意。 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把虚假的面具当成了一种生存策略,所以戴着戴着也催眠了自己,相信只有不断的成功,才是自己想要的。 我曾经有个来访者小许(化名),他对待工作特别上进,每天晚上加班到半夜,一个人干着三个人的活,但他没有觉得苦和累,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他能力也很强,业绩一直不错,但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这样一个极其上进和前途似锦的人,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抑郁,他感觉没有力量,做事没有动力,自己的精气神像被抽走了一样。他来求助心理咨询,想找回曾经的干劲。 他并不知道他抑郁的症结,是他一直戴着虚假的面具,但他的真实的自我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在他疲于奔命的时候慢慢地显露了,于是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突,通过抑郁的症状表现出来。

面具下面,是不被看见的真实自我 在咨询中,小许发现在工作中原来自己有非常多的委屈不能表达。 比如自己做了很多,领导还是觉得理所当然:你能力强就多干点呗; 比如没有人体谅他的辛苦,还有很多人在背后说他做事不到位……这些都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才用抑郁症这样的方式来“照顾”自己。 抑郁的症状,其实是真实的自我在为自己发声。 从小,周围的人都喜欢看到他积极努力的样子,父母总是要让他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也在生活中如此严格要求他:不能抱怨、要为他人考虑等等。 在咨询室里,咨询师的理解和抱持,让小许以往只能被压抑,不被看见的委屈、愤怒和悲伤慢慢流露出来。他开始看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那个渴望被关爱、被认可的孩子一直在祈盼着。 他开始发现自己总是考虑别人,而忘记了看见自己。 当他为自己的过去哀伤,终于意识到,他也可以委屈,也可以感到难过,那个真实的自我开始出来,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可以有喜怒哀乐,可以有负面情绪,可以有想照顾自己的愿望……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抑郁也慢慢离他远去。 当他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这些“代言人”自然就不需要再存在。 其实,每个无法卸下的面具后面,都可能藏着很多不被接受的真实自我。 这个自我可能是脆弱的、委屈的,也可能是我们被爱与被尊重的需要,以及心底深处的渴望……但因为从小受的教育或者我们对自己的否定,我们忽略了这些部分。 但这些部分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被压抑了,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身体或心理的症状。

因此,只有当我们能够去看到这些部分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力才能完整的绽放。

如何卸下面具,拥抱真实的自己?

a. 觉知

首先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状态有觉知。 在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这是让我们能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认知。 觉知也包含了元认知,即包括审视自己,也包括关照自己。也就是从第三视角来看待自己,学会跳出来看自己、看问题。 如果我们从未停下来审视自己,那么就已经在面具之下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了。当我们内心隐隐感觉到疲惫时,感觉到问题总不能解决时,就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在追求什么?我为什么要追求这些? 当我们总觉得什么是对的,那么也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个怀疑。我们所知甚少,怎么能知道的就是对的呢?保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也是觉知的前提。

b. 追寻

于我们的生命而言,有很多时刻需要停下来,停下来追寻生命的脚步。 静而后能定,这个追寻,就是一种静。 体验与自己共在的时刻,找回安定的感觉。生命本身的存在就已经很美好,不需要额外增加更多的意义。如果我们知道内心的声音,允许生命的存在,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路都会更加踏实和饱满。 那么我们可以追寻些什么呢? 可以一个人坐在窗前看花开花落,写写日记,听听鸟鸣; 可以与他人聊天喝茶,与家人一起吃饭,倾听他们,不用评价,感受在一起就好; 可以在跑步的时候打开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只有耳机里的声音和脑海里的计划; 多一些这样的时刻,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像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

c. 求助心理咨询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没有意义呀。那么,我会建议你在身体发出警报之前,去找个咨询师聊一聊,为什么我要把自己装在停不下来的节奏里,为什么我连生活都觉得没有乐趣? 如果您的身体已经发出警报,那么看医生的同时,你更需要和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是什么把身体给压垮了。 我们有很多人都会把真实的情绪情感给压抑进身体,让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来帮助自己表达。比如偏头痛、消化道问题、睡眠问题、过敏性问题等。

心理咨询能够创设一个你从未体验过的环境,在这里你可以表达那个被压抑的自己,可以去看到曾经的经历如何影响着自身,可以看见“鬼打墙”式的生活如何折磨了自己。 咨询师能像一面温暖的镜子,把我们生命最真实的部分展现出来,并且在让人感到安心的时刻纳入自己的真实体验中。 这样,我们那部分真实的力量就会重新生长,重新回到体内,帮助我们找到更加和谐、平衡的状态,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角色,并且不丢失真实的自己。 记住,你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极具价值的存在; 你不必成为任何人,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

心理咨询师王丽芳 | 作者 秋里 | 编辑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西安科普网_心理驿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