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暂停”对于每一位热衷体育赛事的观众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网球、篮球、足球……赛场上,队医们匆忙的身影让观众既揪心,也同时感受到竞技体育的残酷。
然而,就是这个耳熟能详的体育赛事专有名词,在乒乓球比赛规程中,却从未明确出现过。
时间轴拉回到2015年的5月1日中午12点,苏州国际览中心。
2015苏州世乒赛男单16进8的对决,这场原本安排在下午进行的比赛被提前到了中午开始。这样的安排并非第一次,为了配合电视转播或让比赛的节奏更为紧凑,无论是世乒赛、世界杯还是巡回赛,临时更换比赛时间的事情屡有发生。
为期八天的世乒赛,这一天进入到了第六个比赛日,偌大的场馆里仅摆放了两张球台,放眼四个方向的观众席位,全场座无虚席。
中心球台的两位主角分别是来自中国的马龙和韩国的朱世赫,而在他们旁边的2号球台正在上演一场中国德比之战——许昕对阵方。
1号球台的马龙率先结束战斗, 4-1 轻松战胜韩国老将朱世赫晋级八强,而方和许昕的“队内比赛”竞争则要激烈得多。
经过六局鏖战,许昕和方双方大比分战至3平,俩人的比赛进入到了白热化的决胜局,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的双方,谁赢得这一局谁就能晋级八强。
第七局比赛开局方抢占了先机,许昕反拉直线,方正手扑直线,随着回球擦边,方再得一分, 4-1 暂时领先。此时许昕向裁判申请暂停,裁判员答应了他的申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白牌向大家示意,副裁判员将暂停计时器放在了许昕的球台一侧……
许昕拿着毛巾走到挡板边,打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水,队医此时已经快步走到了他的跟前。隔着挡板,队医左手拿着冰袋放在许昕的左肩上为他进行冰敷,并不时,用一瓶喷剂,对准许昕的左肩来回喷洒。
许昕身体前倾,双手搭在挡板上,正在接受队医紧急治疗的他没有什么表情,顺着许昕的视线望过去,放在比赛球台的计时器,刺眼的红字数字正在进入倒计时……此时1分钟的暂停还剩下34秒钟。
对手方在暂停时间里同样走到了挡板边,稍作调整:喝水,拿着毛巾擦了擦汗之后,方往比赛场地中走过去,暂停还剩下15秒钟。把毛巾放在指定区域,方拿起球拍准备继续比赛。
而此时,许昕并没有回到球台边,他反而越过挡板,坐在了为场外教练准备的椅子上,继续接受冰敷,并撩了撩衣袖。队医帮许昕把原本隔着比赛服进行冰敷的冰袋直接放在了左肩的皮肤上。此时1分钟的暂停时间已过,方在球台一侧来回踱步。
一名女裁判走到了许昕和队医身边,队医和裁判简单了交流了两句,裁判一边用手示意“十”,一边告诉队医,“十分钟的暂停。”
即使目前,也鲜有人意识到,这是世界乒乓球比赛中,第一次正式启用10分钟的“医疗暂停”。根据国际乒联的相关比赛规定,中断比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10分钟”。
队医用透明胶带将冰袋固定在许昕的左肩上。
大约两分钟之后,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长走到了裁判员身边和他交流些着什么,裁判员将手中一直握着的计时器给裁判长看,时长不到30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队医用剪刀剪开胶带,拿走冰袋。十分钟的医疗暂停后,许昕拿着护腕往场地中走去,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昕加油!加油许昕!”的呐喊声响彻赛场。
许昕把护腕带在膝盖上,简单的活动了一下身体,继续进行比赛,接下来,许昕以6-5实现反超,但每次发力进攻后,他总要抖肩或抚肩。随着方正手反拉一个擦边球,11-13,许昕遗憾输掉了决胜局,无缘男单八强。
许昕赛事进行中的伤病仿佛是被推倒的第一颗多米诺骨牌,接下来的俩天时间,张继科、丁宁在比赛中,均因伤情申请了医疗暂停。
5月2日,苏州世乒赛进入到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上午11点整,第二场男双半决赛开赛,许昕/张继科对阵韩国组合李尚洙/徐贤德。第一局中国组合以9-11告负,第二局以11-6将比分扳平。
局间休息时间即将结束,第三局马上就要开始,韩国组合已经走到了球台边,准备进行比赛。而中国组合这边,只有许昕一人走到了场地中间,他和韩国两位选手简单的沟通了几句之后,回到挡板边。
原来,张继科在第二局比赛结束之后,请队医为自己治疗肩伤。
两位韩国选手走回到了挡板边,随着时间的推进,两人重新穿好了外套,保存体温和热量,坐在地上的两人不时耳语。
从暂停之后,队医一直在为张继科进行按摩放松,总教练刘国梁和队友许昕都站在一旁,刘指导不时和张继科沟通着。
或许有了之前许昕的暂停先例,现场观众们也更为平静的看待着这一幕的发生,静侯着比赛开始。
然而,就在同一天,5月2日晚,丁宁在女单决赛中,因救球时脚部扭伤摔倒,申请医疗暂停,这成为了苏州世乒赛中出现的第三个医疗暂停。
当晚比赛在8点开始。丁宁对阵刘诗雯。前六局比赛,丁宁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刘诗雯追平比分,双方大比分战至3平。
第七局决胜局。开局第二个发球之后,丁宁在失去重心的情况下侧身回球,本场比赛第三次倒地,不幸的是,这次崴脚了。丁宁坐在地上表情十分痛苦,用手摁住自己的右脚,一位队医很快跑进场地中央,给丁宁进行治疗。
过了一阵,另一位队医也走进了场地内,两位队医在治疗丁宁的脚伤。将鞋子脱掉,队医让丁宁活动自己的脚,判断丁宁的伤势如何,并给丁宁的脚喷上药,并缠上厚厚的胶布,给脚做固定。经过紧急的处理后,丁宁站了起来,投入到比赛当中。最终以 4-3 战胜刘诗雯,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
然而,与此同时,丁宁的这次医疗暂停,却一石击起千层浪,“阴谋论”的评论开始在网络上发酵……
但即便如此,坊间也几乎无人对“医疗暂停”提出过任何质疑。
然而,就在三个月之后,事件却发生了一个逆转。
8月6日下午四时许,都江堰飞龙体育馆,2015年成都公开赛进入到了第二个比赛日,男单资格赛第二轮比赛正在进行,场地内的八张球台同时开赛。
球台逐渐空下来,一场鏖战七局的比赛中却发生了一些意外。
“吉田雅己背部伤情复发,我们请求一个医疗暂停。”第七盘决胜盘,日本选手吉田雅己的场外教练大森隆弘向裁判示意暂停,并说道。然而,执裁的裁判员拒绝了大森隆弘提出医疗暂停的请求。
看到吉田雅己受伤,从观众席直奔比赛场地的日本队体能教练田中礼人听到裁判员的回复后,立即向其表示:“我申请由裁判长来进行最终裁决。”
裁随长随即从主席台赶到比赛球台边,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主裁和裁判员意见一致,拒绝了日本队申请医疗暂停的要求。
申请被驳回,比赛继续进行。最终吉田雅己以 4-3 战胜对手中华台北选手吴志祺。
《乒乓》杂志记者在赛后采访了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长,“他的伤不是在这场比赛中造成的,之前就已经伤了,所以不能给他这个医疗暂停。”对于拒绝给吉田雅己医疗暂停一事,裁判长如是说道。
现场一位目睹了整个过程的业内人士告诉《乒乓》杂志记者,“吉田(雅己)伤肯定是有伤,但是并不是在这场比赛中突然伤的,比赛都已经打到了第七局决胜盘,裁判为了保证比赛能够顺利进行,肯定不会答应他们提出的申请。”
8月7日下午15时许,成都公开赛男单正赛第一轮比赛,吉田雅己对阵中华台北老将庄智渊,第一局比赛吉田雅己以8-11告负,随后吉田雅己中途退出比赛,庄智渊晋级下一轮比赛。
四场比赛中都提出了医疗暂停的申请,当场裁判3次同意,1次拒绝。而裁判们依据的都是2013年颁布的国际乒联乒乓赛事规则,其中规定如下:
“3.4.4.3运动员因意外事件而暂时丧失比赛能力时,裁判长若认为中断比赛不至于给对方带来不利,可允许中断比赛,但时间要尽量短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10分钟。
3.4.4.4如果失去比赛能力的状态早已存在,或在比赛开始前就有理由可以预见,或由于比赛的正常紧张状态引起,则不能允许中断比赛。如果失去比赛能力的原因在于运动员当时的身体状况或比赛进行的方式,引起抽筋或过度疲劳,这些也不能成为中断比赛的理由。只有因意外事故,如摔倒受伤而丧失比赛能力,才能允许紧急中断。”
而这项概念较为模糊的阐述,将最终的决定权交到了当执裁判的手中。
如何界定中断比赛是否会给对方带来不利?无需具备医学研究的乒乓裁判又如何能“预见”球员赛前失去比赛的能力?这不但是为裁判员们出了一道难题,也为比赛的公平性增添了质疑的空间。
以网球为例,2014年澳网男单决赛,头号种子纳达尔在第二盘背伤发作,因此申请了医疗暂停,裁判同意了他的申请。在现场,有球迷认为纳达尔治伤回来时间已经过去7分钟了,这样故意拖延比赛是不公平的,因此给了他长达半分钟的嘘声;而纳达尔的球迷则认为他为了打完比赛不让观众失望,付出了身体的代价,是职业精神的体现。
医疗暂停到底应该如何给定?这个问题在竞技体育中至今没有精准的考量标准。网球比赛中,过于频繁的医疗暂停拖延时间,一直是球迷和组委会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由此引发的球员之间的纷争也不少。为了避免球员们在比赛中过度利用医疗暂停拖延时间,2009年WTA(国际职业女子网球联合会)实行新规定:比赛中球员请求医疗暂停将不得不自掏腰包。今后一旦球员在场上请求医疗暂停,将承担一定的费用,并且是计次向WTA付费。由ITF(国际网联)控制的四大满贯公开赛将不在这个措施的实施范围之列,而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将视WTA的实施效果作出决定。
比赛的公平和健康进行,需要相应公平和合理的规则做保证,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都是向人类极限发出挑战,但却不能以损伤运动员的健康为前提。而依据法律界公认的“疑罪从无”的理念,比赛规程中对于球员伤病的判断是否也应该遵守这一理念?
与其他规程的更改相比,关于“医疗暂停”相关规定的细则可谓刻不容缓。中国有句成语:亡羊补牢,未为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