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这是一场倾覆帝国的暴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正是黄淮流域的雨季,一支被征发去屯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的戍卒,因突遇暴雨,滞留于蕲县大泽乡(在今安徽省宿州市)。


按照秦法,戍卒服役误期要杀头问罪。眼看期限一天天临近,距离渔阳还有千里路程,前方道路却被暴雨阻断,九百名戍卒愈发焦虑。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北京故宫的暴雨 · 图虫创意 ©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戍卒中的两名首领陈胜吴广商量,横竖都是一死,不如与暴秦拼死一搏。为了聚拢人心,吴广将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白绸塞到鱼肚子中,戍卒们杀鱼做饭时,发现了这张字条,大为惊异。到了夜里,吴广继续宣传造势,躲在附近的荒庙里,燃起篝火,学狐狸的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


大雨倾盆的夜晚,唤醒戍卒们对秦朝苛政的反抗,他们被陈胜、吴广鼓动,揭竿而起,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之后,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也纷纷起兵反秦。一场暴雨,最终奔涌成淹没大秦帝国的滚滚洪流。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江西南昌,暴雨来袭 · 图虫创意 ©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2000多年前,推动大秦帝国倾塌的那场暴雨,发生于盛夏时节的淮北,有可能是受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活跃的影响。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总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即为暴雨,为了方便,日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称为”大暴雨”,250毫米或以上为“特大暴雨”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暴雨降临前的广州 · 图虫创意 ©

中国暴雨的分布,若以年最大日雨量均值等值线为标准,50毫米线大致上从西藏东南开始,沿青藏高原东南经秦岭西段、黄土高原中央、内蒙古阴山,一直延伸到东北的大兴安岭。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1961年-2017年中国年暴雨日数 · 国家气候中心 ©

该线东南方向为多暴雨区,其中,台湾华南沿海是200毫米以上暴雨多发地;该线以西,除几条重要山脉外,暴雨出现的次数极少,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中国“旱极”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有5.9毫米。


总体而言,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但由于受季风、地形、纬度、距海远近等因素影响,地域性与时间性特征较为明显,降水极不均匀。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城市暴雨引发渍涝灾害 · 摄图网 ©

中国的暴雨,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


季风气流从海上带来的丰沛水汽及不稳定空气,是导致暴雨发生的关键原因。经过水汽充足积累,暴雨从体积庞大的积雨云中倾盆而下。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雷电大雨中的北京CBD · 摄图网 ©

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中国在夏季进入暴雨多发期。按照夏季风影响的先后顺序,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分为五大暴雨集中期,分别是华南前汛暴雨、江淮初夏梅雨期暴雨、北方盛夏期暴雨、东部沿海台风暴雨和华西秋季暴雨。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北季风控制,暴雨局限于华南沿海。每年4月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区从南向北逐渐推进。


4-6月,华南地区开始暴雨频繁;6-7月,长江中下雨出现持续性降雨;7-8月,是我国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期;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四川盆地、川西南山地及贵州西、北部迎来“华西秋雨”的考验。整个夏秋季节,台风暴雨活跃,华南与东南沿海往往会出现较大降水。


在中国,形成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是来自偏东方向的东海或黄海,一是来自偏南方向的南海或孟加拉湾。


在季风的吹拂下,同一纬度上,中国大陆沿海、内陆降水量显著不同。位于低纬度信风带的大陆东岸迎着海风,沿岸有暖洋流经过,水面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同时,空气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形成降水。如果沿岸有山脉阻隔,水汽被抬升为地形雨,则降水更多。


受季风与地形影响最明显的多雨地区,有中国“雨极”——位于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


火烧寮在夏季风必经之路的迎风面,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方向的地势均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当地一年有200多天在下雨,多次成为台湾省的“暴雨中心”,一年降水量相当于北京正常情况下13年的降水量,其年降雨量最高记录,为8409毫米。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雨夜中的台北 · 图虫创意 ©

火烧寮虽是中国最潮湿的地方之一,却得名于一场火灾。当地传说,乾隆年间,清廷派人来此地开荒,有农民用茅草搭建屋舍,因煮饭不慎失火。常年大雨滂沱的山坡此时竟滴雨未下,眼见着全村被大火烧成灰烬后,当地人将这里取名为“火烧寮”。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管子·度地篇》曰:“五害之首水为大。”根据学者的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我国各地较大的暴雨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暴雨引发的灾害。暴雨降临,引起山河动荡,也牵动着历史的脉搏。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宋·李迪《风雨牧归图》 · 台北故宫物院藏

陈胜、吴广起义的300多年前,华夏大地正处于列国纷争的时代,晋、楚两个大国展开争霸。公元前563年,南方的楚国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向位于今河南一带的郑、宋两国施压,并计划进军偪阳城(在山东省枣庄市),转而攻打晋国。


面对楚军的威胁,晋国联合12国诸侯,组成数路大军,在晋国大夫荀罃的统领下,向偪[bī]阳进发。荀罃[yīng]也叫智罃,是后来晋国智氏家族的祖先,他提出了著名的“三驾疲楚”之策,企图用车轮战拖垮楚军。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明·吕文英《江村风雨图》 ·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此时,晋楚争霸的兵戈在偪阳小城狭路相逢。偪阳虽然兵微将寡,却英勇奋战,城中将士坚守多日。荀罃带兵来到偪阳城下,经过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也没能撞开城门,只能一筹莫展。


经过漫长的消耗战,进入夏季,一场暴雨落在了偪阳。雨过之后,城外晋国联军的营帐、粮食都被水浸泡,城中凭借城墙阻挡积水,安然无事,形势似乎愈发悬殊。


这场暴雨是梅雨季的前奏。眼看天气突变,有部下劝荀罃撤兵。听完劝说,荀罃反而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怒斥部下道:“当初我说过,偪阳城虽小,易守难攻。你们当时不听,信心十足,非要来攻打人家,现在下点小雨,竟然打起退堂鼓,想说走就走。我跟你们说,别想跑路,现在我说了算,给你们七天时间,七天之后无法攻破城池,提头来见!”


暴雨之后,晋军粮草尽失,已无退路,在荀罃训斥下,他们只能冒死作战,经过五个昼夜的猛攻,总算拿下了偪阳,吞下这根硬骨头。一场暴雨,逆转了晋楚争霸的局势。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明·谢时臣《风雨归村图》 ·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无独有偶,在战场上善于利用天气的一方,往往能出奇制胜。


东汉末年,一场暴雨改变了魏蜀两大名将的命运。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兵北伐,与曹军在汉水流域的襄樊交战。襄阳、樊城被围后,曹操大为震惊,紧急派遣大将于禁率七军前往解救。


两军鏖战时,于禁屯驻于樊城北部的低洼处,这里也是汉水河道的改道处。八月,乌云席卷襄樊上空,连续的暴雨导致汉水泛滥,于禁的军队转眼间就被洪水围困。关羽乘此良机,指挥水军围攻曹军,将于禁生擒,于禁麾下七军几乎全军覆没。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明·商喜《关羽擒将图》:描绘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 · 北京故宫物院藏

以现在的眼光看,曹军的部署错漏百出,犯下这一错误的偏偏是以军纪严明著称的于禁。但是,有人在整理史料时发现,整个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地区仅有三次暴雨引发汉水泛滥的记载,三次分别间隔长达十余年,且直到此战的四十多年后,襄阳段汉水才开始修建防洪工程。


于禁虽然用兵稳重,却难以预料突降的暴雨,再加上防汛工程的缺失,他最终兵败投降,葬送了一生的名声。


关羽水淹七军后,威震华夏,襄樊近在迟尺,曹操几欲迁都。若不是后来孙吴偷袭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并将其擒杀,这场暴雨引发的连锁反应,或许还难以预测。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明·戴进《风雨归舟图》 · 台北故宫物院藏

暴雨,有时不仅关系一场战役的成败,更可以动摇一个王朝的根本。


在不久前的“7·20河南暴雨”中,流经郑州市的贾鲁河曾因河水暴涨引发关注。作为淮河支流的贾鲁河,得名于元朝水利专家贾鲁,他一生最为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功绩,是在一场暴雨后治理黄河。


1344年,中原下起了持续性暴雨,据史书记载,这场雨20天未断,积水深度达到“平地水二丈”。自宋金以来,黄河改道,水患不断,此次暴雨更是致使黄河在白茅堤金堤(位于今山东、河南省界)决口,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区都被洪水淹没,大批流民逃难,死尸遍野。


黄河决口过去几年,元朝一直无力治理,眼睁睁看着百姓受灾。朝堂之上,贾鲁力排众议,主张“河必当治”。他出任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辅佐丞相脱脱治水,征发十万民工,疏通故河、修筑大堤、堵塞决口,使黄河下游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这场灾害已经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治理黄河又要劳民伤财,加重百姓的负担。


暴雨之后,河水中露出一个石人,传出一个真假莫辨的谶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刘福通等利用这次时机,发动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后来,曾为受灾饥民的朱元璋成为元朝的掘墓人。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1931年,暴雨引发武汉洪灾,灾民在京汉铁路旁扎棚 · 法国画报©

直到近现代,暴雨还被视为战争的动因之一。


1931年7月,中国暴雨成灾,灾区遍及16个省,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受灾人数多达数千万人。时人有“洪水横流,弥溢平原,化为巨浸,死亡流离之惨触目惊心”的记载,其中,武汉三镇被没入水中长达月余,安徽芜湖、江苏高邮等地灾情之惨也骇人听闻。


有学者认为,这场暴雨引发的一连串灾害,是促成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之一。当年9月,国联(一战后,《凡尔赛条约》签订组成的国际组织)好不容易才通过救华水灾办法,决定“一切会员国非会员国一齐救助中国水灾。”国联卫生部长前脚刚到南京,9月18日,日军就以“柳条湖事件”发动战争,侵占中国东北。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1931年,暴雨引发武汉洪灾,图为汉口市中心,市民乘筏出行 · 法国画报©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作为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暴雨灾害集中发生于夏季。


1975年,导致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垮坝溃决的“75.8”特大暴雨,吞噬了数以万计的生灵。当时,“7503”号台风穿越福建、江西、湖南后北上,经过湖北,在河南停滞徘徊,3天内带来1600多毫米的降雨。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也是因异常暴雨引起。当年6-7月,长江上中游地区一直处于西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下,暴雨天气频繁出现,长江流域水位不断攀升,整个雨期长达两个月,最终酿成全流域洪灾。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暴雨各有来历,有的是台风暴雨,台风登陆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与惊涛骇浪,除了其系统本身降水外,还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产生降水,台风系统内低空幅合集中,遇到有利地形,则降水显著增加,造成特大暴雨。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台风 · 摄图网 ©

有的是梅雨锋暴雨,常出现于我国江淮流域,这是由锋面活动与气旋波活动引起的暴雨。夏季,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热量和水汽,形成降雨,梅雨一般雨季较长,但强度不及台风暴雨。


除此之外,还有低涡暴雨、低槽冷锋暴雨、锋前暖区暴雨、热带云团暴雨等暴雨天气。


受多种天气因素影响,我国主要的暴雨地区,除了两广沿海与台湾,还包括东北的丹东地区、华北太行山东坡、燕山南坡、河南省中南部与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也偶有暴雨侵袭,陕西和内蒙古交接的毛乌素沙漠,曾在1977年1-2月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暴雨。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审图号:GS(2014)1342号) · 《中国地理地图》 ©

暴雨的实际威力,还要参考其在同一天内的时间分布。如果50毫米降雨在同一天内均匀地下完,像江淮流域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自是一番江南烟雨景象,宋代词人贺铸对此写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然而,持续时间特长的梅雨,也可能导致特大洪水,如1954年6月至7月,长江流域阴雨时间达2个月之久,最终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烟雨乌镇 · 图虫创意 ©

若50毫米以上的暴雨集中出现在一两个小时内倾盆而下,则可见明显的滂沱大雨,甚至可能引发各种突发情况,如北方雷阵雨性暴雨,往往集中于1个小时内,而南方暴雨可持续1-2天,有时甚至可持续5-6天。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7月19日-20日郑州降水量实况图 · 中央气象台 ©

上个月的“7.20河南暴雨”中,郑州一天内的降雨量达到惊人的624.1毫米,约等于往年全年平均降雨量(640.8毫米),换句话说,就是一天下了一整年的雨。


更可怕的是,在20日当天16时到17时,一个小时之内,郑州降雨量达201.9毫米,下了往年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这也是国家级气象站小时雨量的新纪录。


根据郑州全市面积换算,仅仅这一个小时的降雨量,相当于100多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样的小时雨强在世界上都是相当极端的。”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2021年7月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 国家气候中心 ©

同样处于强降雨中心的鹤壁、新乡和安阳等市,日降雨量也突破历史极值。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城市排水系统难以吞吐降水,形成严重内涝。天灾无情,河南多地在转瞬之间成为一片汪洋,全省部分县市共900多万人受灾。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支救援力量,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暴雨过后,郑州一处涉水车辆处理中心 · 图虫创意 ©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从古至今,人类与暴雨的战斗持续不断。时至今日,大范围持续性降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除了影响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外,仍然可能危及人类生命。


暴雨的危害,最常见的是引发渍涝灾害洪涝灾害,前者主要因城市积水成涝造成,后者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从大禹治水、诺亚方舟等传说开始,至今依旧是自然灾害之首,据统计,全球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中,洪涝占40%,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也是由暴雨产生。除此之外,暴雨还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登陆,上海外卖小哥冒雨送货。 · 摄图网 ©

暴雨不仅仅与人类的苦难联系在一起,有时候,它也是淡水储蓄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类历史的早期文化中,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墨西哥文化,发祥地都位于台风(飓风)活动较多的地区。这些文化发祥地附近海面生成的热带气旋,占全球的70%,容易引起台风暴雨。


古老的文明与台风暴雨相伴相生,雨水无数次地冲垮古人的居住地,也使这些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水利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过去,我国的江南地区有不少缺乏灌溉设施的“望天田”,如果梅雨期后的伏旱季节没有台风暴雨带来“甘霖”,这些田园就可能面临枯死的危机。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甲骨文中的“雨”,寓意为水量丰沛 · 字源网 ©

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初,华夏祖先就将对降雨的期盼与担忧,刻画于甲骨上。殷商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卜雨的祷词,其中一片写道:“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


先民向上苍祈祷,问今年能否有一场好雨,滋润大地,带来丰年?


那时候,暴雨将至,是福是祸,无从得知。人们能做的,也许只有未雨绸缪。

地理中国2013年全集(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图片|暴雨来临前,乌云密布的广州塔 · 摄图网 ©


... 完 ...


参考资料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科学出版社,1980

王家祁:《中国暴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3

芮孝芳:《中国地学通鉴:水文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

张艺等:《“拆解”暴雨》,中国气象报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