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上一篇读书笔记说的是正手雨刷动作,这个动作主要作用就是让网球产生上旋。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上旋,是因为上旋球早已成为最重要的技术和最主流的打法,它一方面能有效遏制对手的进攻,另一方面能保证回球的安全性。


如果关注一下赛后的统计数据,你就会发现制胜分往往是少于非受迫性失误的。也就是说,要想赢得比赛,你首要的目标就是控制失误而不是追求那些漂亮的制胜分。控制失误就是提高回球的安全性,而遏制进攻和保证安全兼具的上旋球自然就成为最常用的技术。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当击中网球、完成雨刷动作之后,我们的肘关节会自动弯曲,球拍继续向左运行后收在身体的左侧,同时非持拍的左臂也开始向左划过,包括髋部在内的整个身体都向左转动,这便是随挥动作。


从道理上说,真正对网球施加影响的是击球那一瞬间,而随挥发生在击球完成之后,已经对网球无法施加影响。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花时间仔细研究随挥动作呢?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史密斯认为,漂亮流畅的随挥是高质量击球的标志。他在教学中发现,当学员意识到随挥重要性时,他们挥拍击球动作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有助于打出更稳定的、速度深度兼具的好球。


不同的击球选择会伴随着不同的随挥,史密斯将随挥分为过肩式、水平式和过顶式。


莎拉波娃在打出一记平击球之后,肘部高高抬起,手腕收在左耳的高度,球拍绕过肩膀收在背后。这便是过肩式随挥,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随挥类型。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穆雷在打出一记沉重的上旋球之后,手腕收在左肩的高度,而拍头掉落到腰部的位置,并没有像莎拉波娃那样绕过左肩上方,这便是水平式随挥。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纳达尔的随挥则极富特点,他的球拍在完成击球后迅速地向上随挥,绕过头顶,这被我们称为过顶式随挥。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纳达尔大部分的正手随挥都是过顶式,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这种随挥方式。如果你看过纳达尔青少年时期的打球视频,你会发现他很少使用过顶式随挥。他的拉拍方式与很多人不同,大多数人拉拍到身后最远处(也就是球拍由向后运行转为向前挥拍,即史密斯所称的power position)时,手臂是弯曲的,而纳达尔则是直臂。


这跟费德勒有些相似,他是直臂击球,而很多人在击球时手臂是弯曲的。纳达尔独有的拉拍方式和身体后仰的风格促使他不自觉地采用了过顶式随挥。正如小时候是右撇子的纳达尔,后来改为了左手握拍,很多人猜测是为了在对付右撇子球员时拥有特别的优势,而纳达尔对此的解释是,这种改变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这便是伟大球员的一个天赋,他们能凭直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并付诸实践。


纳达尔的过顶式随挥并不是独创,很多职业球员和业余玩家也会采用过顶式随挥,这主要发生在追赶角度很大的来球,这个时候往往击球点已经偏后,因此不得不迅速地向上挥拍把球拉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球“捞起来”。下图莎拉波娃采用的就是过顶式随挥。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而纳达尔有时候也采用近似水平式随挥,如下图所示。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下图穆雷采用的则是过顶式随挥。因此,到底采用哪种随挥方式,与你击球目的和击球位置有关,这取决于你的判断以及你是处于防守还是进攻。


网球上旋球技术的特点(三种随挥方式的差别,我们能学纳达尔的随挥吗?)


对于大多数业余玩家来说,最常见的随挥是过肩式和水平式。在没有受迫的情况下打平击球或上旋球时,我们并没有必要采用纳达尔那样的过顶式随挥,因为你很难像纳达尔那样在击球瞬间保持很快的拍头速度。


正如我们以前说到的那样,伟大球员大多具有极高的天赋,这些“骨骼清奇”之人经过上长期的训练和艰苦的努力,就会练就独特的“奇门绝技”。而普通的业余玩家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如果刻意去模仿的话,其结局很可能是“邯郸学步”,还也大大增加了受伤风险。(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