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有一个十分神秘的荒漠,这里生活着会发出嘎嘎声的响尾蛇和令人恐惧的大毒蜥蜴,还有敢杀鲨鱼的短尾猫。短尾猫性情十分凶猛,是十足的冷面杀手。但是这次短尾猫倒了八辈子的霉,被山狮赶到5层楼高仙人掌上避难,险些丢命。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不要命的短尾猫闯入了母山狮的领地,竟然想对山狮宝宝下毒手……
01这个神秘荒漠,除了大蝎子、响尾蛇和大毒蜥蜴,还生活着一种短尾猫
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如果未去过亚利桑那州,那就证明你还不了解一个完整的美国。亚利桑那州位于美国西部,是美国的四角落州之一,这里有气势磅礴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一望无垠的沙漠。
沙漠中的仙人掌,是这个洲的标志!这里最常见的是巨柱仙人掌,在世界上2000多种仙人掌中,巨柱仙人掌的身形是最高大的,垂直的主干一般高达六七层楼,重10吨,寿命也非常长,面对干旱能活200-300年。
除了高大的仙人掌之外,这里还有大蝎子、发出嘎嘎声的响尾蛇和令人恐惧的大毒蜥蜴,当然,这里也生活着山狮与短尾猫。
大家知道,美国是猫科动物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其中尤以山狮和短尾猫最为常见。一般来说山狮主要生活在美国的西部地区,而短尾猫的适应能力更强,在整个北美随处都能安身。
山狮和短尾猫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争斗。尽管短尾猫的性情极为凶猛,但在身体综合素质方面,却明显不是山狮的对手,因此在斗争中,短尾猫一般占不到便宜,有时还会被山狮追得四处逃命。
02短尾猫为了躲避母山狮攻击,被赶到5层楼高的仙人掌上避难
雌性山狮是有领地的,一般方圆50-60平方千米,它们经常会在树上或者岩石上蹭来蹭去,给自己的邻地作标记,它们还会在路上留下一些气味来告诉别人,这是它的地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也许是太饿了,一只不要命的短尾猫闯入了母山狮的领地,因为它发现这头母山狮刚刚产下了小狮崽。短尾猫趁着山狮妈妈外出捕食,就想下黑手捕食山狮宝宝,没想到山狮妈妈听到动静不对就杀了回来,这下正好把准备行凶的短尾猫给逮了个正着。
本来,山狮一般是捕食白尾鹿、黑尾鹿、马鹿与马驼鹿等,基本上不捕短尾猫。但是短尾猫竟然对自己的宝宝下手,这还得了,山狮妈妈一路猛追不舍。
短尾猫这下没招了,碰到山狮,再不找地方躲,那只能成为其一顿美餐了。为躲避山狮妈妈的追捕,二话不说就往沙漠深处跑,希望靠自己对地型的熟悉躲过山狮妈妈的报复。
只是它没想到,这只山狮妈妈气急败坏之下,根本就没有想要放过它的意思,撵在它身后就是一阵疯狂追赶。
跑出很久还是不能脱身,情急之下,短尾猫只好爬上了一棵有五层楼高的仙人掌,这株仙人掌已经200多岁了。短尾猫经常会为了躲避危险爬上巨柱仙人掌,没有想到这次竟然爬了这么高。
尽管短尾猫爬上了巨柱仙人掌,但这只山狮妈妈还是不甘心,试着往上爬,巨柱仙人掌可不是那么好爬,一不小心就会撞到满身硬刺的仙人掌上。
大家知道,山狮妈妈最恨别人偷袭宝宝了,见短尾猫在天上,吃又吃不到,十分气愤,一直在下边咆哮、转悠。过了大半天,估计到了宝宝要进食的时间了,才悻悻离开。
这时的短尾猫看起来也挺镇静,估计它认为山狮妈妈无计可施,因为论起爬树的功夫,山狮自然不是猫的对手。
虽然在危急时刻它也顾不得许多了,但爪子与仙人掌上细小尖锐的小刺亲密接触可不是好受的。所以短尾猫确定自己没有危险后,立即爬了下去。话说这只短尾猫的攀爬技术实在是高超,即使是在仙人掌上爬上爬下的,也没有一点受伤。
03长着一副可爱的脸蛋,实际上是冷面杀手,捕食鹿敢杀鲨鱼
短尾猫俗称“大山猫”,属于猫科猞猁属的一种动物,常被人称为山猫,长着一副十分可爱的脸蛋。其适应能力非常强,在美国平原地区就表现为喜欢往山地丘陵地带跑。
它的体重不到20千克,尾巴较短,皮毛呈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有许多明显的黑色斑点。如果只看脸蛋,短尾猫和家猫长得很相像——大大的眼睛,配上圆圆的耳朵,看上去似乎很容易和人亲近。
然而,你可能想多了,短尾猫属于“萌兽外表猛兽心”的猫科动物,你可别被它可爱的脸蛋欺骗了。实际上它们性情十分凶猛,是冷面杀手:捕杀70千克重的黑尾鹿,袭击人类……甚至还能捕杀鲨鱼,若不是其体型的限制,估计还会捕杀黑熊!
据《科学之友》报道,一只短尾猫捕杀了一头骡鹿。这头骡鹿的体重是短尾猫的几倍,没想到面对这样的大块头,短尾猫丝毫不怯,它有时骑在鹿背上,有时悬挂在鹿脖子上,最后咬着骡鹿的脖子,骡鹿最终死于窒息或大出血。
短尾猫敢捕捉鲨鱼?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人与自然》一篇文章中介绍,201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的一处海边,一只短尾猫走向大海,不久就从水中拖出来了一条大西洋斜锯牙鲨,这种鲨鱼体型较小,十分凶猛,但短尾猫一点也不怕它,照样当作一顿美餐。
结语
虽然短尾猫很凶猛,但是在人类面前,这种漂亮的猫科动物却很脆弱。为了体验猎杀的乐趣以及获取价值不菲的皮毛,美国境内很多人披着合法的外衣对短尾猫进行大量捕杀,他们除了用猎枪、猎狗外,还会设置各种陷阱。所以说,短尾猫能逃离凶猛山狮的攻击,却不能逃避人类祸害。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人与自然杂志、科学大观园杂志、美国国家地理、生活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