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田育臣 文图
李江辉是一个“80后”返乡农民工,也是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后富山村土生土长的山里娃,2015年返乡创业,利用电商平台,将村里的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家乡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顺着后富山村里的小道一直往前走,近日,记者来到了李江辉家,看到门口一边堆放着一大片红薯,另一边是加工红薯的机器,机器的旁边两个人正在清扫加工完剩下的红薯残余。李江辉开着铲车,将刚收购的红薯向靠墙的一面推,给门口腾出一块空地,等着快递来拉货。
李江辉指着院子里已经装箱的红薯粉条、淀粉等产品说,每天像这样的订单有100多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对这些土特产需求量很大。
李江辉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南方电子厂从事质检工作,2015年返乡那年,正好是秋天红薯收获季节,村里各家各户都下了很多粉条,但因为市场供过于求,粉条卖不出去。看到家里一大堆的红薯粉条卖不出去,父亲心慌的样子,李江辉也很心急,就想着在网上试试,没想到外地人对他们的粉条很认可。
有了销路后,李江辉就继承后富山村种植红薯、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从事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富硒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红薯面等农产品深加工,加之之前多年从事质检工作的经验,对产品质量一直要求很高,这也是产品能打开市场的关键。目前,李江辉在淘宝、拼多多、抖音都开有网店,日发货量150单左右。
“今天一共卖了1000多斤红薯,把红薯拉到他家卖省心多了,每斤比市场价还高出几分。”拿着钱的王如明一脸高兴。王如明是葛寨镇小王村的村民,今年种了20亩红薯,是李江辉的老客户了。为了保证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的质量,李江辉会根据需求,发展自己的红薯供应商,这些种植户一般都是周边的村民,同时,对他们进行种植红薯的品种、技术等进行指导。
近年来,李江辉和山东农科院专家合作,优化更新红薯品种,提高村民种植效益,发展带动周边红薯种植超600多亩,带动周边群众创收增产。每天通过快递,把伊川县本地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同时,通过沿海集运仓走出国门,卖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地,每年销售本地土特产100多吨。
“在这干着也怪美,一天发50块钱,打打包装、晒晒粉面……干着也不累,离家也近。”葛寨镇后富山村村民尚爱茶常年在这里务工,提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尚爱茶很满意。
李江辉表示,下一步计划扩大生产、销售规模,依靠自己在电商方面经验的积累,让本地的农产品不再滞销,提高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本地农产品品质,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